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解读
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

财政部2021年10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财政部2021年10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前三季度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比2019年同期增长8.9%,符合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

  在同日财政部举行的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三季度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不断彰显,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成果显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从税收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14.07万亿元,同比增长18.4%,比2019年同期增长10.8%。9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1%,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增长12.6%。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7.4%,其中,工商业增值税增长22.2%,主要受到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8.8%,主要是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企业利润较快增长。进口环节税收同比增长23.4%,出口退税增长13.4%,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出口持续增长带动。

  从非税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前三季度各季增幅分别为20.7%、14.3%、-16.1%,增幅明显回落。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增长10.8%,第一季度受部分去年末收入集中在年初入库影响增长26.3%,第二季度增长8.9%,第三季度增幅进一步回落至-1%。反映出财政部门扎实执行各项降费政策,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从财政支出看,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支出同比下降1.6%,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地方支出同比增长3%。全国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5.2%、2.4%、2.3%。

  “今年以来,财政部进一步采取措施督促地方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在继续加大中央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的同时,督促地方落实主体责任,优化支出结构,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重点,并持续开展地方财政运行监测工作。”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说。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当前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收入完成进度较快,预计能够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预算安排的相关支出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从月度数据来看,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1%。“主要受去年同期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数等影响,也与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回落相关,扣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长4%。”刘金云对此分析称。

  展望第四季度,刘金云表示,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并允许今年提前享受的政策将有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也会对财政带来减收。受此影响,加上去年同期一些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数,预计后几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总体呈下降态势。

  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

  地方政府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政策工具。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898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2167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进度61%,其中8月以来发行进度明显加快。

  从重点投向领域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五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两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

  李大伟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采取三方面举措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的指导,同时加强对地方申报专项债券项目的审核把关,推动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二是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途调整操作指引》等文件,启动专项债券穿透式监测试点,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常态化开展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核查,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严肃财经纪律。

  如何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充分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李大伟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加强对地方的指导,要求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继续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

  直达资金逾七成用于保障改善民生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持续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为市县基层提供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据财政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截至9月底的数据统计,资金下达方面,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2.72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7.3%;地方财政已将2.64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7%;资金使用方面,各地区形成支出2.13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78.3%,高出序时进度3.3个百分点。

  从支出情况来看,直达资金持续向基层倾斜,重点用于基层“三保”和惠企利民。前三季度总支出中,省级支出0.78万亿元,占比36.7%;市县支出1.35万亿元,占比63.3%。据不完全统计,用于养老、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到72.4%,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惠企资金支出3967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85.47万家,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支出3073亿元,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

  “前三季度资金下达、使用情况总体良好,‘快、准、严’特征突出,强基层、惠民生、促发展效果明显,体现了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刘金云表示。

  将进一步研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

  今年以来,为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谭龙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突出强化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减税降费政策叠加效应显现。预计今年出台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7000亿元。

  对于持续巩固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谭龙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清理规范各类违规涉企收费,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同时,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财政部等8部门公告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 四十三条举措助服务业渡难关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

  •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介绍…

  • 光伏产品出口逆势飞扬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GTA)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连续13年蝉联榜首。

  • @相关企业:点击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减税降费好消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 多机构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哪些经济体可率先复苏?

    然而今年的复苏之路可能不太平坦,依然面临诸多痛点问题,近日多家机构都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热门文章
1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1C版升级通知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4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5
扩散周知!2021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税费政策
6
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2021年5月27日)
7
保持高压严打 遏制虚开骗税猖獗势头
8
数据折射民营企业外贸活力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最新出口退税率文库2021C版升级通知
2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3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解读
中国财经报
财政部2021年10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财政部2021年10月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三保”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前三季度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比2019年同期增长8.9%,符合预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

  在同日财政部举行的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前三季度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强化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不断彰显,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成果显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

  数据显示,从税收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收入14.07万亿元,同比增长18.4%,比2019年同期增长10.8%。9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4.1%,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增长12.6%。分税种看,国内增值税同比增长17.4%,其中,工商业增值税增长22.2%,主要受到工业生产持续增长,特别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企业所得税同比增长18.8%,主要是企业效益稳步提升,企业利润较快增长。进口环节税收同比增长23.4%,出口退税增长13.4%,主要受一般贸易进出口持续增长带动。

  从非税收入看,前三季度,全国非税收入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4%,前三季度各季增幅分别为20.7%、14.3%、-16.1%,增幅明显回落。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比增长10.8%,第一季度受部分去年末收入集中在年初入库影响增长26.3%,第二季度增长8.9%,第三季度增幅进一步回落至-1%。反映出财政部门扎实执行各项降费政策,加大各类违规涉企收费整治力度,着力减轻企业负担。

  从财政支出看,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93万亿元,同比增长2.3%。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支出同比下降1.6%,非急需非刚性支出持续压减;地方支出同比增长3%。全国财政“三保”等重点支出增长较快,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支出分别增长5.2%、2.4%、2.3%。

  “今年以来,财政部进一步采取措施督促地方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在继续加大中央转移支付支持力度的同时,督促地方落实主体责任,优化支出结构,将‘三保’作为预算安排重点,并持续开展地方财政运行监测工作。”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李大伟说。

  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主任刘金云表示,当前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态势总体平稳。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收入完成进度较快,预计能够完成全年收入预算,预算安排的相关支出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从月度数据来看,9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1%。“主要受去年同期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数等影响,也与部分经济指标增幅回落相关,扣除一次性因素后增长4%。”刘金云对此分析称。

  展望第四季度,刘金云表示,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并允许今年提前享受的政策将有力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同时也会对财政带来减收。受此影响,加上去年同期一些一次性收入抬高基数,预计后几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幅总体呈下降态势。

  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

  地方政府债券是带动扩大有效投资、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有力政策工具。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已发行新增地方政府债券28986亿元,其中专项债券22167亿元;专项债券发行进度61%,其中8月以来发行进度明显加快。

  从重点投向领域来看,前三季度,全国地方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约五成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市政和产业园区领域重大项目;约三成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以及卫生健康、教育、养老、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约两成投向农林水利、能源、城乡冷链物流等领域重大项目。

  李大伟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采取三方面举措强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使用管理。一是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地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的指导,同时加强对地方申报专项债券项目的审核把关,推动提高项目储备质量;二是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办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途调整操作指引》等文件,启动专项债券穿透式监测试点,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印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禁止类项目清单》,常态化开展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情况核查,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严肃财经纪律。

  如何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充分发挥债券资金使用效益?李大伟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继续加强对地方的指导,要求地方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继续围绕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等,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

  直达资金逾七成用于保障改善民生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持续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为市县基层提供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

  据财政部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截至9月底的数据统计,资金下达方面,2.8万亿元直达资金中中央财政已下达2.72万亿元,下达比例达到97.3%;地方财政已将2.64万亿元分配到资金使用单位,占中央财政已下达的97%;资金使用方面,各地区形成支出2.13万亿元,支出进度达到78.3%,高出序时进度3.3个百分点。

  从支出情况来看,直达资金持续向基层倾斜,重点用于基层“三保”和惠企利民。前三季度总支出中,省级支出0.78万亿元,占比36.7%;市县支出1.35万亿元,占比63.3%。据不完全统计,用于养老、就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基本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到72.4%,加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相关惠企资金支出3967亿元,惠及各类市场主体85.47万家,支持实体企业发展;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支出3073亿元,支持基层保工资保运转等。

  “前三季度资金下达、使用情况总体良好,‘快、准、严’特征突出,强基层、惠民生、促发展效果明显,体现了直达机制的制度优势。”刘金云表示。

  将进一步研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

  今年以来,为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增强活力,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优化减税降费政策,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财政部税政司一级巡视员谭龙介绍,今年以来,财政部继续执行制度性减税、突出强化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加大对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继续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等减税降费政策叠加效应显现。预计今年出台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全年将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7000亿元。

  对于持续巩固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谭龙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清理规范各类违规涉企收费,坚决不收过头税费。同时,密切跟踪宏观经济形势,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助企纾困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减税降费政策,支持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热门推荐
财政部等8部门公告调整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2021年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宣布,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清单。
四十三条举措助服务业渡难关
2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简称《若干政策》),从3个方面提出43条举措,帮助服务业渡过难关。
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负责人陶青、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失业保险司司长桂桢、国家税务总局政策法规司负责人戴诗友介绍…
光伏产品出口逆势飞扬
全球贸易信息系统(GTA)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首次超越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此后连续13年蝉联榜首。
@相关企业:点击查看国务院常务会议减税降费好消息!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多机构下调世界经济增速预期 哪些经济体可率先复苏?
然而今年的复苏之路可能不太平坦,依然面临诸多痛点问题,近日多家机构都下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