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重庆动态
分享
税惠助力“三农” 乡村振兴添力量
来源:重庆科技报 作者:

“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22年“三农”工作作出部署。近年来,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税惠政策和税务帮扶举措,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减税费建路网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对重庆来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现在村村都通了公路,合作社收购海椒的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我们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的辣椒种植户谭素容很高兴。

  谭素容家门口的这条路正是重庆祎豪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祎豪源公司”)承修的。2019年以来,该公司在石柱县参与修建各类乡村公路达120余公里,2021年新修近50公里。

  在祎豪源公司负责人刘应达看来,乡村道路修建成本高,平均一公里就需花费约45万元,但因为有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让利”,公司才有底气以最低报价承包下乡村公路建设工程。“仅税收方面,2019年以来,公司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达120多万元。”刘应达说。

  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重庆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3200多公里,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同时,农村饮水工程和电力网络建设也有新进展,重庆水利部门和电力部门数据显示,重庆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8%、自来水普及率达86%,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99.84%。

  全链条惠农企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而贯穿种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税惠政策,则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潼南区的崇龛镇围绕油菜花“做文章”。2008年起,该镇从单一的油菜花种植发展起观光休闲旅游业,种植油菜达3万多亩,年产菜籽超过600万公斤。依托大规模的油菜花种植,该镇连续13年举办油菜花节,走出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政策支持下,我们的菜花节办得越来越好。”潼南区陈抟故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达永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享受各项税费减免31.3万元,公司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油菜花节旅游品牌宣传和提升服务上,2021年全年油菜花景区共接待了游客近百万人次,景区消费收入达到600多万元。

  税惠助力下,重庆各地乡村已满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好“丰”景。在酉阳县花田乡,荒山荒坡“变身”景观梯田;在铜梁土桥镇,莲藕特色小镇正在兴起……

  送红利护创业 人才“归巢”反哺乡村

  随着城乡协同发展步伐的加快,返乡创业就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上百项支持“三农”发展和创业就业的税惠政策和税银互动等惠企举措,有力推动了各类人才和资源集聚乡村。

  作为返乡创业的一员,开州区大进镇明洪村的蒋开均,于2010年创办了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冷水鱼养殖。

  培育优质冷水鱼,养殖技术是关键。在蒋开均看来,实打实的税收优惠增加了他扎根乡村、钻研养殖技术的动力。“公司招录了8名曾是建档立卡贫困的人员和1名残疾人,享受就业方面的税收优惠,2021年前三季度共减税约308万元。”蒋开均表示,节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请专家团队到基地指导,引进了链式养殖法,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60万元,同比增长约90%。

  在返乡创业的队伍中,众多创业者因良好的纳税信用,通过“税银互动”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巫山县的张淦就是受益者之一。

  2017年,张淦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办了重庆楚乡原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线上销售巫山特色高山腊肉、巫山脆李等农产品。2021年,公司处于成长关键期。“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我们顺利获得了125万元贷款,扩建腊肉加工厂的项目马上就能开工了。”张淦说。

  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沈轶介绍,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通过“税银互动”项目,重庆授信企业户数达11.43万户,授信金额约551亿元,为返乡创业人员及涉农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重庆:12类税收违法行为不予实施强制措施

    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是国务院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清单中的一项。

  • 重庆:实现电子完税证明线上开具

    自2022年1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推出线上开具电子税收完税证明服务。

  • 税惠激励:科创小微群星闪耀

    科创小微发展活跃,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持续添力。其中,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成为一大亮点。

  • 奋力开创重庆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重庆市税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委部署,聚焦税收改革发展新形势新挑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奋力开拓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和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 重庆:持续发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持续发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 重庆:税惠为“名特优”做大做强添把力

    近年来,独特的地形和人文让重庆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城市,带动重庆本土品牌走向全国,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名特优”品牌。

热门文章
1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关于出口退(免)税业务暂停受理的通告
2
税企联建党支部 优化服务办实事
3
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4
绿色税制助力减污降碳
5
“税管家”上线 助力新办企业“加速跑”
6
减税降费为信息安全产业园注入活力
7
重庆税务:一线问需求 服务解难题
8
重庆税务线上办理“首违不罚”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关于出口退(免)税业务暂停受理的通告
2
税企联建党支部 优化服务办实事
3
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税惠助力“三农” 乡村振兴添力量
重庆科技报
“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做好‘三农’工作、稳定‘三农’基本盘,对于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近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2022年“三农”工作作出部署。近年来,一系列支持“三农”发展的税惠政策和税务帮扶举措,积极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减税费建路网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对重庆来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现在村村都通了公路,合作社收购海椒的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我们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石柱县临溪镇前进村的辣椒种植户谭素容很高兴。

  谭素容家门口的这条路正是重庆祎豪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祎豪源公司”)承修的。2019年以来,该公司在石柱县参与修建各类乡村公路达120余公里,2021年新修近50公里。

  在祎豪源公司负责人刘应达看来,乡村道路修建成本高,平均一公里就需花费约45万元,但因为有国家各项优惠政策的“让利”,公司才有底气以最低报价承包下乡村公路建设工程。“仅税收方面,2019年以来,公司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达120多万元。”刘应达说。

  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重庆新建、改建“四好农村路”3200多公里,铺就乡村振兴“快车道”。同时,农村饮水工程和电力网络建设也有新进展,重庆水利部门和电力部门数据显示,重庆农村集中供水率达88%、自来水普及率达86%,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99.84%。

  全链条惠农企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而贯穿种植、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税惠政策,则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潼南区的崇龛镇围绕油菜花“做文章”。2008年起,该镇从单一的油菜花种植发展起观光休闲旅游业,种植油菜达3万多亩,年产菜籽超过600万公斤。依托大规模的油菜花种植,该镇连续13年举办油菜花节,走出了农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政策支持下,我们的菜花节办得越来越好。”潼南区陈抟故里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田达永表示,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享受各项税费减免31.3万元,公司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油菜花节旅游品牌宣传和提升服务上,2021年全年油菜花景区共接待了游客近百万人次,景区消费收入达到600多万元。

  税惠助力下,重庆各地乡村已满是三产融合发展的好“丰”景。在酉阳县花田乡,荒山荒坡“变身”景观梯田;在铜梁土桥镇,莲藕特色小镇正在兴起……

  送红利护创业 人才“归巢”反哺乡村

  随着城乡协同发展步伐的加快,返乡创业就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上百项支持“三农”发展和创业就业的税惠政策和税银互动等惠企举措,有力推动了各类人才和资源集聚乡村。

  作为返乡创业的一员,开州区大进镇明洪村的蒋开均,于2010年创办了泰旭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冷水鱼养殖。

  培育优质冷水鱼,养殖技术是关键。在蒋开均看来,实打实的税收优惠增加了他扎根乡村、钻研养殖技术的动力。“公司招录了8名曾是建档立卡贫困的人员和1名残疾人,享受就业方面的税收优惠,2021年前三季度共减税约308万元。”蒋开均表示,节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请专家团队到基地指导,引进了链式养殖法,202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60万元,同比增长约90%。

  在返乡创业的队伍中,众多创业者因良好的纳税信用,通过“税银互动”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巫山县的张淦就是受益者之一。

  2017年,张淦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创办了重庆楚乡原农产品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线上销售巫山特色高山腊肉、巫山脆李等农产品。2021年,公司处于成长关键期。“凭借良好的纳税信用,我们顺利获得了125万元贷款,扩建腊肉加工厂的项目马上就能开工了。”张淦说。

  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沈轶介绍,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通过“税银互动”项目,重庆授信企业户数达11.43万户,授信金额约551亿元,为返乡创业人员及涉农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热门推荐
重庆:12类税收违法行为不予实施强制措施
建立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是国务院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清单中的一项。
重庆:实现电子完税证明线上开具
自2022年1月1日起,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推出线上开具电子税收完税证明服务。
税惠激励:科创小微群星闪耀
科创小微发展活跃,科技创新扶持政策持续添力。其中,用税收优惠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成为一大亮点。
奋力开创重庆税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重庆市税务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党委部署,聚焦税收改革发展新形势新挑战,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凝聚力量,奋力开拓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和服务重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重庆:持续发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持续发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
重庆:税惠为“名特优”做大做强添把力
近年来,独特的地形和人文让重庆成为炙手可热的旅游城市,带动重庆本土品牌走向全国,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名特优”品牌。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