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是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满月”的日子,也是3月征期的第一天。
3月1日,是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满月”的日子,也是3月征期的第一天。
在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怀柔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里,有不少人前来办理涉税业务,记者采访当天,没有遇到选择“容缺办”的纳税人。“容缺办理就像‘先上车后补票’,一般是用来应急的,上一个月发生了3例。”怀柔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牛红说。
“先上车”
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将8项业务内容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范围。
2月2日,丘比(中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刘暄急需完成对外付汇,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了相关备案材料,但缺少“非居民对有关事项作出的书面说明”这份材料。负责审核电子资料的税务干部张茜与她电话联系,了解到国际资料流转时间较长,而企业急需办理相关业务,便告知企业可以选择容缺办理,在规定时间内补齐资料即可。
牛红说:“我们受理的容缺办理事项都是特殊的个案,不经常发生。除了像丘比公司这样因为资料流转时间长而选择容缺办理的纳税人,还有一些因为匆忙忘了拿资料,又着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
在牛红看来,选择“容缺办”的纳税人比较少与近些年电子税务局功能不断升级、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密切相关。“大多数业务在线上就能办,所以很少出现遗漏资料的情况。”
牛红打开电子税务局操作界面,记者看到,办理各项涉税业务需要上传的资料条目清晰,所需重点资料都标注了星号。“这些设置起到提醒作用,如果纳税人确实缺少某项资料,在目录里选择‘否’,之后仍然可以提交申请。”牛红解释,“我们在后台审核时会根据规定研判风险,确定企业是否能享受容缺办理,能享受的就打电话确认,进行办理。”
“后补票”
刘暄所在的外资企业涉及跨境业务,这类企业涉及容缺办理的事项,一般是境内机构和个人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备案、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她说:“太及时了。”近期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丘比(中国)有限公司聘请外籍研发人员开发新沙拉酱、沙拉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果等待国际文件流转后再办理对外付汇,我们新产品的研发就耽误了。”
据牛红介绍,存款账户账号报告、车辆购置税申报等业务是最常办的容缺办理事项,与纳税人缴费人关系密切。新办企业办理委托扣款协议书时,忘带开户许可证复印件;个人申报车辆购置税,忘带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复印件,都可以先办后补。
牛红说,适用容缺办理的情况,是纳税人提交的主要材料齐全,次要材料欠缺或存在瑕疵的,纳税人可以选择签署书面承诺,先办后补。
据了解,税收事项容缺办理起步得较早,2018年9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采取容缺办理,此后范围不断扩大。北京市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朱光涛说,税务部门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新举措,加上经济进入快速恢复期,纳税人缴费人办税需求随之增加,结合税务部门前期积累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今年进一步扩大了容缺办理的范围。
“信任是双向的”
容缺办理后资料补齐同样重要,如果纳税人逾期未补齐材料,相关记录会按规定纳入纳税信用评价。“税务部门还要考虑如何做好监管,防范风险。”朱光涛说。
在怀柔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记者在税务干部张茜的电脑上看到一份可以共享的电子文档,包含企业基本信息、容缺涉税事项、容缺材料、补齐补正时间等栏目。“这是我们的容缺办理台账。”张茜告诉记者,办税服务厅和各税务所共享这份台账,如果遇到需要沟通协调容缺办理的业务,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再转到税务所跟进,最后对照台账一一销号。
容缺办理台账有专人负责管理。牛红说:“容缺办理的业务比较琐碎,并且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没什么规律,流转、销号的时间都要记挂着,这对税务干部的责任心要求很高。”
张茜负责管理容缺办理台账,“台账里如果有临期还没有补齐资料的纳税人,我会打电话提醒他们,可以把资料拿到大厅来也可以邮寄。”当被问到有没有纳税人违反承诺,不按时补齐资料时,张茜的回答是“没有”,她说:“信任是双向的。”
记者了解到,几天前,丘比(中国)有限公司已经按规定在20个工作日内补齐了相关资料。
今年以来,为了方便各经营主体及时了解适用税费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出口退税“一本通”电子手册》《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1.0)》《支持协调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指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执行指引(2.0版)》等8个税费优惠政策指引…
3月1日,是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满月”的日子,也是3月征期的第一天。
在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怀柔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里,有不少人前来办理涉税业务,记者采访当天,没有遇到选择“容缺办”的纳税人。“容缺办理就像‘先上车后补票’,一般是用来应急的,上一个月发生了3例。”怀柔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副所长牛红说。
“先上车”
2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将8项业务内容13项涉税费资料纳入容缺办理范围。
2月2日,丘比(中国)有限公司的财务总监刘暄急需完成对外付汇,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了相关备案材料,但缺少“非居民对有关事项作出的书面说明”这份材料。负责审核电子资料的税务干部张茜与她电话联系,了解到国际资料流转时间较长,而企业急需办理相关业务,便告知企业可以选择容缺办理,在规定时间内补齐资料即可。
牛红说:“我们受理的容缺办理事项都是特殊的个案,不经常发生。除了像丘比公司这样因为资料流转时间长而选择容缺办理的纳税人,还有一些因为匆忙忘了拿资料,又着急办理业务的纳税人。”
在牛红看来,选择“容缺办”的纳税人比较少与近些年电子税务局功能不断升级、税务部门大力推行“非接触式”办税缴费密切相关。“大多数业务在线上就能办,所以很少出现遗漏资料的情况。”
牛红打开电子税务局操作界面,记者看到,办理各项涉税业务需要上传的资料条目清晰,所需重点资料都标注了星号。“这些设置起到提醒作用,如果纳税人确实缺少某项资料,在目录里选择‘否’,之后仍然可以提交申请。”牛红解释,“我们在后台审核时会根据规定研判风险,确定企业是否能享受容缺办理,能享受的就打电话确认,进行办理。”
“后补票”
刘暄所在的外资企业涉及跨境业务,这类企业涉及容缺办理的事项,一般是境内机构和个人发包工程作业或劳务项目备案、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税务备案。她说:“太及时了。”近期中国消费市场快速复苏,丘比(中国)有限公司聘请外籍研发人员开发新沙拉酱、沙拉汁,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如果等待国际文件流转后再办理对外付汇,我们新产品的研发就耽误了。”
据牛红介绍,存款账户账号报告、车辆购置税申报等业务是最常办的容缺办理事项,与纳税人缴费人关系密切。新办企业办理委托扣款协议书时,忘带开户许可证复印件;个人申报车辆购置税,忘带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复印件,都可以先办后补。
牛红说,适用容缺办理的情况,是纳税人提交的主要材料齐全,次要材料欠缺或存在瑕疵的,纳税人可以选择签署书面承诺,先办后补。
据了解,税收事项容缺办理起步得较早,2018年9月18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通知,明确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采取容缺办理,此后范围不断扩大。北京市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处长朱光涛说,税务部门持续推进便民办税新举措,加上经济进入快速恢复期,纳税人缴费人办税需求随之增加,结合税务部门前期积累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今年进一步扩大了容缺办理的范围。
“信任是双向的”
容缺办理后资料补齐同样重要,如果纳税人逾期未补齐材料,相关记录会按规定纳入纳税信用评价。“税务部门还要考虑如何做好监管,防范风险。”朱光涛说。
在怀柔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记者在税务干部张茜的电脑上看到一份可以共享的电子文档,包含企业基本信息、容缺涉税事项、容缺材料、补齐补正时间等栏目。“这是我们的容缺办理台账。”张茜告诉记者,办税服务厅和各税务所共享这份台账,如果遇到需要沟通协调容缺办理的业务,由办税服务厅受理,再转到税务所跟进,最后对照台账一一销号。
容缺办理台账有专人负责管理。牛红说:“容缺办理的业务比较琐碎,并且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没什么规律,流转、销号的时间都要记挂着,这对税务干部的责任心要求很高。”
张茜负责管理容缺办理台账,“台账里如果有临期还没有补齐资料的纳税人,我会打电话提醒他们,可以把资料拿到大厅来也可以邮寄。”当被问到有没有纳税人违反承诺,不按时补齐资料时,张茜的回答是“没有”,她说:“信任是双向的。”
记者了解到,几天前,丘比(中国)有限公司已经按规定在20个工作日内补齐了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