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加计抵减税额,申报及账务处理案例详解
来源:垲语税丰 作者:翟纯垲

本文中的账务处理方式,借鉴于兰州财经大学苏强教授,本人亦认为此种账务处理方式符合39号公告的要求,且符合会计核算规则,特予以引用,对苏强教授表示感谢。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规定,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骗取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或虚增加计抵减额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因此,纳税人应设置相应科目,体现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同时应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的填报情况及余额保持一致。

  本文中的账务处理方式,借鉴于兰州财经大学苏强教授,本人亦认为此种账务处理方式符合39号公告的要求,且符合会计核算规则,特予以引用,对苏强教授表示感谢。

  一、加计抵减的账务处理

  应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一是简单处理:只在抵减税额的环节进行账务处理,而其他的环节用台账(或者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作为台账)进行记录管理;

  二是全环节账务处理:在加计抵减税额的计提、调减、结余等环节均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的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的期末余额一致。

  如果企业加计抵减情况比较简单,金额较小,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简化账务处理工作;

  如果企业加计抵减情况较为复杂,采用第二种方式可能更恰当。

  根据笔者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账表一致更能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即使有计算的误差,也能及时发现更正。

  二、案例分析

  1. 当期没有实现税额不抵减,留待以后抵减

  【案例】甲企业2019年8月符合加计抵减条件,当月实现销项税额8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80-100=-2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10-0=10(万元)。

  申报表填报:

01.png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填写说明: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10万元,主表11栏-18栏=0,因此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0。

02.png

  账务处理为:

  计提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借方余额10万元,表明已计提尚未抵减的税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2. 当期抵减不完的留待以后抵减

  【案例】甲企业2019年9月实现销项税额135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期初留抵税额20万元。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135-100-20=15(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10+100×10%-0=20(万元)。

  申报表填报: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20万元,主表11栏-18栏=15万元,因此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15。

03.png

  抵减后应纳税额=135-100-20-15=0(万元)。

  账务处理:

  (1)计提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2)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5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5

  借:递延收益         15

    贷:其他收益         15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5万元(10+10-15),表明已计提尚未抵减的税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3. 已经抵减过的进项税转出,调减当期抵减税额

  【案例】甲企业2019年10月份销项税额15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进项税额转出6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前期已经加计抵减)。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150-(100-60)=11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5+10-6=9(万元)。

  申报表填报:

04.png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9万元,主表11栏-18栏=110万元,因此第5列=第4列=9万元。

05.png

  当期应纳税额=150-(100-60)-9=101(万元)。

  账务处理:

  (1)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2)调减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6(-60×10%)

    贷:递延收益         -6(-60×10%)

  注:此时“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9万元(5+10-6)。

  (3)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9 

  借:递延收益          9

    贷:其他收益          9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0,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4. 抵减税额期末负数不需增加当期税额

  【案例】甲企业2019年11月实现销项税额50万元,进项税额3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进项税转出7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前期已经加计抵减)。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50-(30-70)=9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3-7=-4(万元)。

  申报表填报:

01.png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附表四第4列-4万元,主表11栏-18栏=90万元,因此第5列=0。

02.png

  账务处理:

  (1)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3(30×10%)

    贷:递延收益         3(30×10%)

  (2)调减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7(-70×10%)

    贷:递延收益         -7(-70×10%)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4万元,表明以后期间可以冲减抵减税额的金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5. 抵减税额期初负数减少当期抵减税额

  【案例】甲企业2019年12月实现销项税额13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

  当月抵减前应纳税额=130-100=3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4+10-0=6(万元)。

  申报表填报:

01.png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6万元,主表11栏-18栏=30万元,因此第5列=第4列=6万元。

02.png

  当期应纳税额=130-100-6=24(万元)。

  账务处理:

  (1)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期初借方余额-4万元,本期计提10万元,此时其余额为借方6万元。

  (2)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6

  借:递延收益         6

    贷:其他收益         6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0,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要点总结

  要点1:也可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设置明细科目或者辅助核算,核算计提,抵减,转出等;

  要点2:申报时,附表四和主表要眉来眼去,先计算出附表四的可抵减额,如大于0,再计算主表的11-18栏结果,按照孰小值填报附表四的实际抵减额,最后才能得出主表的应纳税额;

  要点3:当月如果没计提抵减,以后可以计提,但是只能抵减以后实现的税额;

  要点4:加计抵减政策到期后,应将尚未抵减的余额转销。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增值税法:从“有偿”看“应税交易”的逻辑脉络?

    笔者认为增值税法对待征税对象是以“有偿”交易为基点,综合考量一般定义下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向排除”和“有益补充”条款,厘清了整体立法脉络,架构更为简洁,逻辑更为严密,与人们朴素认知的契合度也更高。

  • 个体工商户注销后 被查对象如何确认

    司法判决表明,对于已注销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其登记经营者或实际经营者追究税收违法责任。

  •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 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潜藏着诸多风险需要审计人员谨慎对待,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 电影行业:不同主体重点防控哪些税务风险

    12月9日,国家电影局在海南省三亚市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5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6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7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8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加计抵减税额,申报及账务处理案例详解
垲语税丰
本文中的账务处理方式,借鉴于兰州财经大学苏强教授,本人亦认为此种账务处理方式符合39号公告的要求,且符合会计核算规则,特予以引用,对苏强教授表示感谢。
 

  《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以下简称39号公告)规定,纳税人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骗取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或虚增加计抵减额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

  因此,纳税人应设置相应科目,体现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同时应与《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的填报情况及余额保持一致。

  本文中的账务处理方式,借鉴于兰州财经大学苏强教授,本人亦认为此种账务处理方式符合39号公告的要求,且符合会计核算规则,特予以引用,对苏强教授表示感谢。

  一、加计抵减的账务处理

  应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选择:

  一是简单处理:只在抵减税额的环节进行账务处理,而其他的环节用台账(或者用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作为台账)进行记录管理;

  二是全环节账务处理:在加计抵减税额的计提、调减、结余等环节均进行账务处理,保证“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的余额与增值税申报表附表四的期末余额一致。

  如果企业加计抵减情况比较简单,金额较小,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简化账务处理工作;

  如果企业加计抵减情况较为复杂,采用第二种方式可能更恰当。

  根据笔者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账表一致更能保证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即使有计算的误差,也能及时发现更正。

  二、案例分析

  1. 当期没有实现税额不抵减,留待以后抵减

  【案例】甲企业2019年8月符合加计抵减条件,当月实现销项税额8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80-100=-2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10-0=10(万元)。

  申报表填报:

01.png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税额抵减情况表)填写说明:

  第5列“本期实际抵减额”:反映按照规定本期实际加计抵减额,按以下要求填写。

  若第4列≥0,且第4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则第5列=第4列;

  若第4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则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10万元,主表11栏-18栏=0,因此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0。

02.png

  账务处理为:

  计提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借方余额10万元,表明已计提尚未抵减的税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2. 当期抵减不完的留待以后抵减

  【案例】甲企业2019年9月实现销项税额135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期初留抵税额20万元。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135-100-20=15(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10+100×10%-0=20(万元)。

  申报表填报: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20万元,主表11栏-18栏=15万元,因此第5列=主表第11栏-主表第18栏=15。

03.png

  抵减后应纳税额=135-100-20-15=0(万元)。

  账务处理:

  (1)计提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2)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15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5

  借:递延收益         15

    贷:其他收益         15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5万元(10+10-15),表明已计提尚未抵减的税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3. 已经抵减过的进项税转出,调减当期抵减税额

  【案例】甲企业2019年10月份销项税额15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进项税额转出6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前期已经加计抵减)。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150-(100-60)=11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5+10-6=9(万元)。

  申报表填报:

04.png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9万元,主表11栏-18栏=110万元,因此第5列=第4列=9万元。

05.png

  当期应纳税额=150-(100-60)-9=101(万元)。

  账务处理:

  (1)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2)调减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6(-60×10%)

    贷:递延收益         -6(-60×10%)

  注:此时“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9万元(5+10-6)。

  (3)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9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9 

  借:递延收益          9

    贷:其他收益          9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0,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4. 抵减税额期末负数不需增加当期税额

  【案例】甲企业2019年11月实现销项税额50万元,进项税额3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进项税转出70万元(对应的进项税前期已经加计抵减)。

  当月抵减前应纳增值税额=50-(30-70)=9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0+3-7=-4(万元)。

  申报表填报:

01.png

  若第4列<0,则第5列等于0。

  附表四第4列-4万元,主表11栏-18栏=90万元,因此第5列=0。

02.png

  账务处理:

  (1)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3(30×10%)

    贷:递延收益         3(30×10%)

  (2)调减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7(-70×10%)

    贷:递延收益         -7(-70×10%)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4万元,表明以后期间可以冲减抵减税额的金额,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5. 抵减税额期初负数减少当期抵减税额

  【案例】甲企业2019年12月实现销项税额130万元,进项税额100万元(均符合加计抵减条件)。

  当月抵减前应纳税额=130-100=30(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4+10-0=6(万元)。

  申报表填报:

01.png

  第4列>0时,本期实际抵减额(第5列)孰小原则取数:

  附表四第4列6万元,主表11栏-18栏=30万元,因此第5列=第4列=6万元。

02.png

  当期应纳税额=130-100-6=24(万元)。

  账务处理:

  (1)计提加计抵减额:

  借: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10(100×10%)

    贷:递延收益         10(100×10%)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期初借方余额-4万元,本期计提10万元,此时其余额为借方6万元。

  (2)抵减税额:

  借: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6

    贷: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 6

  借:递延收益         6

    贷:其他收益         6

  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借方余额0,与申报表附表四加计抵减情况的期末余额一致。

  要点总结

  要点1:也可在“应交税费——加计抵减税额”科目设置明细科目或者辅助核算,核算计提,抵减,转出等;

  要点2:申报时,附表四和主表要眉来眼去,先计算出附表四的可抵减额,如大于0,再计算主表的11-18栏结果,按照孰小值填报附表四的实际抵减额,最后才能得出主表的应纳税额;

  要点3:当月如果没计提抵减,以后可以计提,但是只能抵减以后实现的税额;

  要点4:加计抵减政策到期后,应将尚未抵减的余额转销。


01.jpg

热门推荐
增值税法:从“有偿”看“应税交易”的逻辑脉络?
笔者认为增值税法对待征税对象是以“有偿”交易为基点,综合考量一般定义下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反向排除”和“有益补充”条款,厘清了整体立法脉络,架构更为简洁,逻辑更为严密,与人们朴素认知的契合度也更高。
个体工商户注销后 被查对象如何确认
司法判决表明,对于已注销的个体工商户,可以向其登记经营者或实际经营者追究税收违法责任。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三:受控外国企业调整补税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二:转让定价可比性分析中比较对象的选择标准
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潜藏着诸多风险需要审计人员谨慎对待,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工程审计需要注意的风险清单:
电影行业:不同主体重点防控哪些税务风险
12月9日,国家电影局在海南省三亚市启动“跨年贺岁 喜迎新春——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