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我国纺织业企业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来源:人民网 作者:刘温馨

浙江绍兴柯桥区,历经40多年,从“水上布市”发展为“国际纺都”,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

  浙江绍兴柯桥区,历经40多年,从“水上布市”发展为“国际纺都”,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

  江苏苏州盛泽镇,14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集聚了2500多家纺织生产企业,年产各类纺织品超130亿米。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涵盖了原辅料制造、纺织制造、服装生产等多个环节。当前,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纺织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超过6000万吨,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409.5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保持1/3以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给我国纺织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新挑战?纺织业企业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稳步推进

  走进位于盛泽镇工业集中区的京奕集团生产车间,纱线一锭一锭接连下线,只听得机器声阵阵,却几乎看不见工人身影。生产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统,技术参数可通过电脑实时调节,纺纱和卷绕操作全部交由自动化机器完成。

  “去年,我们在短流程设备改造上投入了5.6亿元,新增涡流纺纱机90台。”公司总经理陈路说,相较于此前采用的环锭纺纱工艺,涡流纺纱机将生产效率提升了25倍,工人也只需原来的1/10,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气废水排放。

  传统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纺织行业加快应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行业提质增效打开了新空间。截至2022年底,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评估指数达到57.1,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6%,智能制造就绪率为14.6%;服装“三衣两裤”单机与流程自动化基本实现,示范企业生产流程中自动机使用率达到8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56.8%。

  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实现了绿色转型。

  “2002年时,染1公斤布需15公斤水,现在只需4公斤。”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濮坚锋介绍,水耗的大幅减少源于设备的更新换代。

  越新印染的数字化改造始于2018年。“每台80多万元的气流缸染色机,新上了91台。加上对前道设备、管控装置等进行改造,总投入1.2亿元。”濮坚锋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改造前,加工1米布的直接成本为2.2元,改造后只需1.7元,以一年加工约1.7亿米布计,可节约成本8000余万元,“不到两年,改造成本就收回来了,后面还可持续产生效益。”

  印染是纺织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其废水排放量约占整个纺织业的70%。近年来,随着绿色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的持续推广应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行业协会测算,近十年来,印染行业废水处理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30%左右、80%左右、90%左右,单位产品水耗下降4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0%以上,水重复利用率由15%提高到40%。

  升级改造需要投入真金白银。纺织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为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不少地方采取了务实举措。

  “我们成立了产业更新工作专班,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盛泽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孙健说,政府建立了自主更新项目库,首批共130家企业入选,由专人和企业对接,还派出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团队的技术专家进驻企业,及时解决改造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企业尝到了转型的甜头,变得敢闯、敢干,信心更足。”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千行百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废旧服装、边角料等废旧聚酯材料通过化学分解还原为聚酯,塑料瓶回收后经去杂、混料、熔融、纺丝等工序再造成丝……在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8个废旧塑料瓶抽出的涤纶丝就可以织成一件男士POLO衫。

  “为了研发出可降解的原材料,我们攻克了熔体粘度均化关键技术、大容量生产再生纤维、长周期聚合运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梅锋说。

  更绿色更轻盈,是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店里300多种自主开发的醋酸面料,最贵的要卖100多元每米。”浙江大树纺织科技负责人说,醋酸面料取材于棉花等天然植物,质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强,又不易起静电、不吸附灰尘,适合制作高档女装,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纺织企业在立足消费者需求研发新材料、推动功能升级的同时,也瞄准了千行百业的原材料需求,持续拓展市场。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超纤仿麂皮材料,用于汽车座椅、顶棚、方向盘等部件。”在柯桥区浙江梅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能向记者展示了用于制作汽车内饰的先进面料,“我国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给汽车内饰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钱能告诉记者,超纤仿麂皮材料兼具皮料的质感和布料的柔感,还有耐摩擦、恒温隔热等特点,广受业内认可,“当前,我们已与市场上80%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70%”。

  大国重器中也有“纺织力量”。“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实现全线贯通,需将重约6000吨的钢筋混凝土接头吊装进海底28米深处。吊装带就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蠕变海洋用涤纶工业丝制成的。”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汤方明说,施工过程中,4根由13万余根高强纤维丝组成的40厘米粗吊装带,又稳又准地完成了吊装任务。

  类似应用在各行各业还有很多:树脂基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刚度强,可用在C919大飞机机身上;熔融纺丝纤维生物相容性好、耐用性强,制成的可吸收支架可被用于医疗临床手术;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绝缘性好、机械强度高,被广泛用于风电叶片的制作。

  “我国纺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已从‘跟跑’阶段全面进入‘并跑、领跑’阶段,高性能纤维总产能占全世界比重超过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品种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下一步纺织行业将聚焦关键基础材料及纳米纤维、智能纤维等前沿纤维材料,继续开发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特种纤维等产品,全面夯实纺织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借助跨境电商“走出去”,提升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

  9月,米兰国际时装周;10月,盛泽纺博会;11月,世界布商大会……下半年,主营休闲、时尚女装面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浙江朗贝尼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晓鸣频繁参加国内外展会,推广品牌,拓宽销路,“希望把中国设计与中国品牌带到国际舞台,让世界了解我们的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

  作为纺织大国,我国有着全球最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但一直欠缺国际知名品牌。近年来,凭借过硬的品质和新颖的设计,一些中国纺织服装品牌逐步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波司登羽绒服销售量、销售额实现全球第一;亚光家纺的巾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比领先;孚日毛巾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6万吨,居全球第一。据统计,46家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名单的消费品牌企业中,32.6%已在国外市场开设了线下店铺。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国纺织企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有利契机。

  金蝉窗帘,1988年创立的老国货品牌。2017年,线上直播刚刚兴起,他们便入驻亚马逊平台。“2020年至今,平台销量年增速稳定在20%至30%,去年平台销售额达到7000余万元。”金蝉窗帘董事长杨来荣感慨,跨境电商让金蝉品牌打开了国际市场。

  “2022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电商B2B(企业对企业)交易额达6万亿元左右,服装家纺网络零售额突破2万亿元,均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徐建华表示,跨境电商已成为纺织业企业和品牌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实现快速响应以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路径。

  纺织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也在提升。“近年来,纺织服装品牌建设与时尚设计全面进入以自主原创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东方美学、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逐渐成为时尚主流。”孙瑞哲说。当前,国内主要大型商业实体的服装家纺品牌中,85%左右为自主品牌,原创潮流品牌消费规模占品牌消费的比重已超过15%。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持续推进纺织服装品牌建设,力争到2025年,形成20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进一步提升我国时尚引领力。


01.jp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 企业海外用工如何识别和防范合规风险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难题。如何应对海外用工风险,成为企业成功出海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 税务合规: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有别

    近日,记者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获悉,2024年1月—11月,全国27个省份和城市陆续发布公告,累计取消3851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 欧盟改革跨境投资预扣税制度

    近日,欧盟理事会通过《更快和更安全的额外预扣税减免指令》(FASTER),该指令旨在改革欧盟成员国预扣税减免程序,欧盟理事会要求欧盟成员国必须在2028年12月31日之前将该指令转化为国家法律,并从2030年1月1日起生效执行。

  • 9个年度热词,标注税收“大事小情”

    年度热词,反映时代面貌,勾勒大事小情。

  • 中证协发布“两融业务示范文件“:对大额融券设更严准入机制,防范绕标套现

    12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表示,为规范和指导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工作,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下称“《示范实践》”),供各证券公司参考借鉴。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5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6
财政部就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征意见
7
重大利好!30多国启用“人民币”结算,你知道都是哪些国家吗?
8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我国纺织业企业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人民网
浙江绍兴柯桥区,历经40多年,从“水上布市”发展为“国际纺都”,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
 

  浙江绍兴柯桥区,历经40多年,从“水上布市”发展为“国际纺都”,全球每年有1/4的面料在此成交。

  江苏苏州盛泽镇,14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集聚了2500多家纺织生产企业,年产各类纺织品超130亿米。

  纺织行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涵盖了原辅料制造、纺织制造、服装生产等多个环节。当前,中国纺织工业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备的产业体系,生产制造能力与国际贸易规模长期居于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纺织全行业纤维加工总量超过6000万吨,占全球比重一半以上;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3409.5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保持1/3以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演进,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给我国纺织业带来哪些新机遇新挑战?纺织业企业如何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记者进行了采访。

  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稳步推进

  走进位于盛泽镇工业集中区的京奕集团生产车间,纱线一锭一锭接连下线,只听得机器声阵阵,却几乎看不见工人身影。生产全流程接入智能系统,技术参数可通过电脑实时调节,纺纱和卷绕操作全部交由自动化机器完成。

  “去年,我们在短流程设备改造上投入了5.6亿元,新增涡流纺纱机90台。”公司总经理陈路说,相较于此前采用的环锭纺纱工艺,涡流纺纱机将生产效率提升了25倍,工人也只需原来的1/10,整个生产过程没有废气废水排放。

  传统纺织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纺织行业加快应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稳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行业提质增效打开了新空间。截至2022年底,我国纺织行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评估指数达到57.1,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6%,智能制造就绪率为14.6%;服装“三衣两裤”单机与流程自动化基本实现,示范企业生产流程中自动机使用率达到80%,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56.8%。

  智能化改造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实现了绿色转型。

  “2002年时,染1公斤布需15公斤水,现在只需4公斤。”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濮坚锋介绍,水耗的大幅减少源于设备的更新换代。

  越新印染的数字化改造始于2018年。“每台80多万元的气流缸染色机,新上了91台。加上对前道设备、管控装置等进行改造,总投入1.2亿元。”濮坚锋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改造前,加工1米布的直接成本为2.2元,改造后只需1.7元,以一年加工约1.7亿米布计,可节约成本8000余万元,“不到两年,改造成本就收回来了,后面还可持续产生效益。”

  印染是纺织业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其废水排放量约占整个纺织业的70%。近年来,随着绿色先进适用技术和工艺的持续推广应用,印染行业清洁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行业协会测算,近十年来,印染行业废水处理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下降30%左右、80%左右、90%左右,单位产品水耗下降40%以上,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30%以上,水重复利用率由15%提高到40%。

  升级改造需要投入真金白银。纺织行业中,小微企业占比超过90%。为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难题,不少地方采取了务实举措。

  “我们成立了产业更新工作专班,帮助企业进行升级改造。”盛泽镇经济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孙健说,政府建立了自主更新项目库,首批共130家企业入选,由专人和企业对接,还派出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团队的技术专家进驻企业,及时解决改造过程中的难点堵点,“企业尝到了转型的甜头,变得敢闯、敢干,信心更足。”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为千行百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废旧服装、边角料等废旧聚酯材料通过化学分解还原为聚酯,塑料瓶回收后经去杂、混料、熔融、纺丝等工序再造成丝……在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8个废旧塑料瓶抽出的涤纶丝就可以织成一件男士POLO衫。

  “为了研发出可降解的原材料,我们攻克了熔体粘度均化关键技术、大容量生产再生纤维、长周期聚合运行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盛虹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梅锋说。

  更绿色更轻盈,是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店里300多种自主开发的醋酸面料,最贵的要卖100多元每米。”浙江大树纺织科技负责人说,醋酸面料取材于棉花等天然植物,质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强,又不易起静电、不吸附灰尘,适合制作高档女装,市场空间巨大。

  近年来,纺织企业在立足消费者需求研发新材料、推动功能升级的同时,也瞄准了千行百业的原材料需求,持续拓展市场。

  “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超纤仿麂皮材料,用于汽车座椅、顶棚、方向盘等部件。”在柯桥区浙江梅盛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能向记者展示了用于制作汽车内饰的先进面料,“我国汽车产业稳步发展,给汽车内饰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钱能告诉记者,超纤仿麂皮材料兼具皮料的质感和布料的柔感,还有耐摩擦、恒温隔热等特点,广受业内认可,“当前,我们已与市场上80%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近70%”。

  大国重器中也有“纺织力量”。“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实现全线贯通,需将重约6000吨的钢筋混凝土接头吊装进海底28米深处。吊装带就是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蠕变海洋用涤纶工业丝制成的。”江苏恒力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汤方明说,施工过程中,4根由13万余根高强纤维丝组成的40厘米粗吊装带,又稳又准地完成了吊装任务。

  类似应用在各行各业还有很多:树脂基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刚度强,可用在C919大飞机机身上;熔融纺丝纤维生物相容性好、耐用性强,制成的可吸收支架可被用于医疗临床手术;电子级玻璃纤维纱绝缘性好、机械强度高,被广泛用于风电叶片的制作。

  “我国纺织行业科技创新能力已从‘跟跑’阶段全面进入‘并跑、领跑’阶段,高性能纤维总产能占全世界比重超过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品种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说,下一步纺织行业将聚焦关键基础材料及纳米纤维、智能纤维等前沿纤维材料,继续开发高性能纤维、产业用特种纤维等产品,全面夯实纺织科技自立自强根基。

  借助跨境电商“走出去”,提升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

  9月,米兰国际时装周;10月,盛泽纺博会;11月,世界布商大会……下半年,主营休闲、时尚女装面料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浙江朗贝尼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蔡晓鸣频繁参加国内外展会,推广品牌,拓宽销路,“希望把中国设计与中国品牌带到国际舞台,让世界了解我们的创新文化与工匠精神。”

  作为纺织大国,我国有着全球最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体系,但一直欠缺国际知名品牌。近年来,凭借过硬的品质和新颖的设计,一些中国纺织服装品牌逐步在国际市场站稳了脚跟:波司登羽绒服销售量、销售额实现全球第一;亚光家纺的巾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比领先;孚日毛巾系列产品年生产能力6万吨,居全球第一。据统计,46家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纺织服装百家品牌”名单的消费品牌企业中,32.6%已在国外市场开设了线下店铺。

  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国纺织企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有利契机。

  金蝉窗帘,1988年创立的老国货品牌。2017年,线上直播刚刚兴起,他们便入驻亚马逊平台。“2020年至今,平台销量年增速稳定在20%至30%,去年平台销售额达到7000余万元。”金蝉窗帘董事长杨来荣感慨,跨境电商让金蝉品牌打开了国际市场。

  “2022年,全国纺织服装行业电商B2B(企业对企业)交易额达6万亿元左右,服装家纺网络零售额突破2万亿元,均保持稳定增长。”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徐建华表示,跨境电商已成为纺织业企业和品牌减少中间环节、节约交易成本、实现快速响应以及提升品牌知名度的有效路径。

  纺织品牌在国内市场的认可度也在提升。“近年来,纺织服装品牌建设与时尚设计全面进入以自主原创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东方美学、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逐渐成为时尚主流。”孙瑞哲说。当前,国内主要大型商业实体的服装家纺品牌中,85%左右为自主品牌,原创潮流品牌消费规模占品牌消费的比重已超过15%。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持续推进纺织服装品牌建设,力争到2025年,形成20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进一步提升我国时尚引领力。


01.jpg

热门推荐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企业海外用工如何识别和防范合规风险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难题。如何应对海外用工风险,成为企业成功出海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税务合规: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有别
近日,记者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获悉,2024年1月—11月,全国27个省份和城市陆续发布公告,累计取消3851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欧盟改革跨境投资预扣税制度
近日,欧盟理事会通过《更快和更安全的额外预扣税减免指令》(FASTER),该指令旨在改革欧盟成员国预扣税减免程序,欧盟理事会要求欧盟成员国必须在2028年12月31日之前将该指令转化为国家法律,并从2030年1月1日起生效执行。
9个年度热词,标注税收“大事小情”
年度热词,反映时代面貌,勾勒大事小情。
中证协发布“两融业务示范文件“:对大额融券设更严准入机制,防范绕标套现
12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表示,为规范和指导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工作,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下称“《示范实践》”),供各证券公司参考借鉴。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