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动态
分享
CBAM碳排放申报更严苛“出海”企业有挑战更有机遇
来源:国际商报 作者:晏澜菲

7月1日起,企业将无法依赖此前的碳排放默认值申报欧盟碳关税(CBAM)。

  7月1日起,企业将无法依赖此前的碳排放默认值申报欧盟碳关税(CBAM)。作为全球首个以“碳关税”为主要议题的法案,CBAM主要是欧盟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费。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为该法案过渡期,2026年1月1日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而其中,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将无法依赖此前的碳排放默认值申报CBAM,而必须提供更加精确的碳排放数据。

  不难看出,随着越来越多国际新标准的实施,“出海”企业面临着诸多新挑战。

  “‘出海’企业在面临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市场扩张、技术创新、人才和资源、跨文化学习、合作伙伴关系的机遇。”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认为,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需根据国际标准与本地法规的差异调整ESG策略,通过建立健全的ESG管理架构和组建ESG管理委员会来促进内部政策制定和风险管理。同时,企业应利用数据和IT系统进行精确的ESG智能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方式,并有效预防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风险,确保稳定经营。此外,强化信息披露、对标不同市场和地区的要求对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和增强市场影响力至关重要。良好的ESG表现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投资吸引力,还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是企业全球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CBAM申报条件的收紧,“出海”企业如何计算碳排放量成为一项挑战。在安永间接税服务合伙人岳蕾看来,CBA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出口产品的碳排放进行严格的申报和核算,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运营压力和供应链压力,还有可能削弱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对于那些碳排放密集型的产品。同时她直言,这一挑战也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环保性能的提升,企业可以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同时,保持并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为应对欧盟的ESG、CBAM、电池法、可持续燃料等新政策,金风科技集团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集团总部可持续发展部首席碳中和官刘伟介绍,制造业企业出海应对新环保法规的重点是上游供应链数据收集和碳足迹披露的准确性。为此,该集团下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ESG管理、投资者关系等相关工作,将碳减排目标分解为各业务单元的KPI,推动各层级重视执行;建立集团层面碳排放账户系统,实时掌握排放数据等相关措施。他表示,企业可通过顶层设计、分解执行、资金保障等多种举措,将ESG和减排工作落实到公司日常运营和发展战略中。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认为,企业需从会计和税收角度重视CBAM。对此,她建议,上市公司董事会应明确体现对ESG的重视,并考虑将ESG部门独立于战略部门,以加强信息披露和决策执行;其次,应在供应链中营造绿色发展生态,选择具有环保理念的合作伙伴;再次,应积极营造绿色的历史发展生态,以支撑良好的企业形象;最后,企业需要加强数据管理能力,确保披露的碳排放数据符合国际规则,并加强政策研究与多方合作,以把握绿色转型的趋势。


税率查询.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 企业海外用工如何识别和防范合规风险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难题。如何应对海外用工风险,成为企业成功出海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 税务合规: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有别

    近日,记者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获悉,2024年1月—11月,全国27个省份和城市陆续发布公告,累计取消3851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 欧盟改革跨境投资预扣税制度

    近日,欧盟理事会通过《更快和更安全的额外预扣税减免指令》(FASTER),该指令旨在改革欧盟成员国预扣税减免程序,欧盟理事会要求欧盟成员国必须在2028年12月31日之前将该指令转化为国家法律,并从2030年1月1日起生效执行。

  • 9个年度热词,标注税收“大事小情”

    年度热词,反映时代面貌,勾勒大事小情。

  • 中证协发布“两融业务示范文件“:对大额融券设更严准入机制,防范绕标套现

    12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表示,为规范和指导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工作,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下称“《示范实践》”),供各证券公司参考借鉴。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4
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第四季度内新购置设备税前扣除
5
税务总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新政策11个问答
6
财政部就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征意见
7
重大利好!30多国启用“人民币”结算,你知道都是哪些国家吗?
8
全国税务系统贯彻落实《意见》开局良好成效初显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边境小额贸易,你真的了解吗?(文末附边境小额贸易便捷退税方案)
2
5月1日起,部分钢铁产品调整关税及取消出口退税
3
两办印发《意见》,勾画税收征管改革蓝图!
CBAM碳排放申报更严苛“出海”企业有挑战更有机遇
国际商报
7月1日起,企业将无法依赖此前的碳排放默认值申报欧盟碳关税(CBAM)。
 

  7月1日起,企业将无法依赖此前的碳排放默认值申报欧盟碳关税(CBAM)。作为全球首个以“碳关税”为主要议题的法案,CBAM主要是欧盟针对部分进口商品的碳排放量所征收的税费。2023年10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为该法案过渡期,2026年1月1日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而其中,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企业将无法依赖此前的碳排放默认值申报CBAM,而必须提供更加精确的碳排放数据。

  不难看出,随着越来越多国际新标准的实施,“出海”企业面临着诸多新挑战。

  “‘出海’企业在面临法律法规、文化差异、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市场扩张、技术创新、人才和资源、跨文化学习、合作伙伴关系的机遇。”安永大中华区ESG可持续发展主管合伙人李菁认为,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需根据国际标准与本地法规的差异调整ESG策略,通过建立健全的ESG管理架构和组建ESG管理委员会来促进内部政策制定和风险管理。同时,企业应利用数据和IT系统进行精确的ESG智能管理,实现数字化管理方式,并有效预防环境、社会和治理相关风险,确保稳定经营。此外,强化信息披露、对标不同市场和地区的要求对塑造企业品牌形象和增强市场影响力至关重要。良好的ESG表现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投资吸引力,还有助于提升品牌价值,是企业全球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随着CBAM申报条件的收紧,“出海”企业如何计算碳排放量成为一项挑战。在安永间接税服务合伙人岳蕾看来,CBA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出口产品的碳排放进行严格的申报和核算,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运营压力和供应链压力,还有可能削弱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尤其是对于那些碳排放密集型的产品。同时她直言,这一挑战也为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环保性能的提升,企业可以在遵守国际规则的同时,保持并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为应对欧盟的ESG、CBAM、电池法、可持续燃料等新政策,金风科技集团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集团总部可持续发展部首席碳中和官刘伟介绍,制造业企业出海应对新环保法规的重点是上游供应链数据收集和碳足迹披露的准确性。为此,该集团下设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部门,负责ESG管理、投资者关系等相关工作,将碳减排目标分解为各业务单元的KPI,推动各层级重视执行;建立集团层面碳排放账户系统,实时掌握排放数据等相关措施。他表示,企业可通过顶层设计、分解执行、资金保障等多种举措,将ESG和减排工作落实到公司日常运营和发展战略中。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李旭红认为,企业需从会计和税收角度重视CBAM。对此,她建议,上市公司董事会应明确体现对ESG的重视,并考虑将ESG部门独立于战略部门,以加强信息披露和决策执行;其次,应在供应链中营造绿色发展生态,选择具有环保理念的合作伙伴;再次,应积极营造绿色的历史发展生态,以支撑良好的企业形象;最后,企业需要加强数据管理能力,确保披露的碳排放数据符合国际规则,并加强政策研究与多方合作,以把握绿色转型的趋势。


税率查询.png

热门推荐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2025年职业资格考试时间表定了,税务师考试时间为→
企业海外用工如何识别和防范合规风险
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着层出不穷的难题。如何应对海外用工风险,成为企业成功出海运营的关键因素之一。
税务合规: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有别
近日,记者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获悉,2024年1月—11月,全国27个省份和城市陆续发布公告,累计取消3851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
欧盟改革跨境投资预扣税制度
近日,欧盟理事会通过《更快和更安全的额外预扣税减免指令》(FASTER),该指令旨在改革欧盟成员国预扣税减免程序,欧盟理事会要求欧盟成员国必须在2028年12月31日之前将该指令转化为国家法律,并从2030年1月1日起生效执行。
9个年度热词,标注税收“大事小情”
年度热词,反映时代面貌,勾勒大事小情。
中证协发布“两融业务示范文件“:对大额融券设更严准入机制,防范绕标套现
12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表示,为规范和指导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工作,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健康发展,形成了《证券业务示范实践第5号—融资融券客户交易行为管理》(下称“《示范实践》”),供各证券公司参考借鉴。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