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如何判定?
来源:上海税务 作者:

我公司向在境外的母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母公司需要享受协定待遇,听说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非常重要,应该如何进行判定呢?

  问:我公司向在境外的母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母公司需要享受协定待遇,听说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非常重要,应该如何进行判定呢?

  答:“受益所有人”判定适用于享受协定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条款的非居民纳税人,为规范相关概念应用,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9号,以下简称“9号公告”)。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9号公告的主要内容,快来了解吧~

  一、“受益所有人”的定义

01.jpg

  二、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时需综合分析的因素

  判定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缔约对方居民(以下简称“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应根据本条所列因素,结合具体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下列因素不利于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判定:

02.jpg

  (一)申请人有义务在收到所得的12个月内将所得的50%以上支付给第三国(地区)居民,“有义务”包括约定义务和虽未约定义务但已形成支付事实的情形;

  (二)申请人从事的经营活动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实质性经营活动包括具有实质性的制造、经销、管理等活动。申请人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实质性,应根据其实际履行的功能及承担的风险进行判定。申请人从事的具有实质性的投资控股管理活动,可以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申请人从事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的投资控股管理活动,同时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如果其他经营活动不够显著,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

  (三)缔约对方国家(地区)对有关所得不征税或免税,或征税但实际税率极低;

  (四)在利息据以产生和支付的贷款合同之外,存在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数额、利率和签订时间等方面相近的其他贷款或存款合同;

03.png

  (五)在特许权使用费据以产生和支付的版权、专利、技术等使用权转让合同之外,存在申请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有关版权、专利、技术等的使用权或所有权方面的转让合同。

  三、股息所得的穿透情形

  申请人从中国取得的所得为股息时,申请人虽不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但直接或间接持有申请人100%股份的人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并且属于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的,应认为申请人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

  (一)上述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的人为申请人所属居民国(地区)居民;

  (二)上述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的人虽不为申请人所属居民国(地区)居民,但该人和间接持有股份情形下的中间层均为符合条件的人。“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是指根据本公告第二条的规定,综合分析后可以判定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

04.png

  四、股息所得的安全港规则

  申请人从中国取得的所得为股息时,可不根据本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直接判定申请人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

  (一)缔约对方政府;

  (二)缔约对方居民且在缔约对方上市的公司;

  (三)缔约对方居民个人;

  (四)申请人被第(一)至(三)项中的一人或多人直接或间接持有100%股份,且间接持有股份情形下的中间层为中国居民或缔约对方居民。

  五、股息所得豁免情形和安全港规则的持股比例时限

  9号公告第三条、第四条要求的持股比例应当在取得股息前连续12个月以内任何时候均达到规定比例。

  六、代理人收款对判定的影响

  代理人或指定收款人等(以下统称“代理人”)不属于“受益所有人”。

  申请人通过代理人代为收取所得的,无论代理人是否属于缔约对方居民,都不应据此影响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判定。

  股东基于持有股份取得股息,债权人基于持有债权取得利息,特许权授予人基于授予特许权取得特许权使用费,不属于本条所称的“代为收取所得”。

  七、据以综合分析判定的相关资料

  根据9号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各项因素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可区分不同所得类型通过公司章程、公司财务报表、资金流向记录、董事会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人力和物力配备情况、相关费用支出、职能和风险承担情况、贷款合同、特许权使用合同或转让合同、专利注册证书、版权所属证明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本公告第六条规定的“代理人代为收取所得”情形时,应根据代理合同或指定收款合同等资料进行分析。


税率查询.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四:涉税争议是否适用仲裁要看实质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四:涉税争议是否适用仲裁要看实质

  • 注意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新变化

    本次修订主要涉及8张表单,其中取消2张表单、修订6张表单。此外,对《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和其余15张关联表单中关于表间关系的填报说明进行同步调整。具体变化有哪些?一起来看↓

  •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前段时间,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中央宣传部公告2024年第20号,以下简称20号公告),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给予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支持转制文化…

  • 一文读懂企业固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若发生了固定资产损失,是否可以税前扣除呢?应当如何申报呢?固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是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编梳理了政策要点、申报案例、注意事项,一起看看吧!

  • 税务合规路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税务合规早已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付出实际行动才能做好的“必答题”。

  • 新租赁准则下:使用权资产税会处理有差异

    对于使用权资产的确认及处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且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对使用权资产的纳税申报了解不够,易引发涉税风险,需要企业的重点关注。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5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6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7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8
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如何判定?
上海税务
我公司向在境外的母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母公司需要享受协定待遇,听说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非常重要,应该如何进行判定呢?
 

  问:我公司向在境外的母公司分配股息红利,母公司需要享受协定待遇,听说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非常重要,应该如何进行判定呢?

  答:“受益所有人”判定适用于享受协定股息、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条款的非居民纳税人,为规范相关概念应用,税务总局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收协定中“受益所有人”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9号,以下简称“9号公告”)。

  今天,小编为大家梳理了9号公告的主要内容,快来了解吧~

  一、“受益所有人”的定义

01.jpg

  二、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时需综合分析的因素

  判定需要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的缔约对方居民(以下简称“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应根据本条所列因素,结合具体案例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下列因素不利于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判定:

02.jpg

  (一)申请人有义务在收到所得的12个月内将所得的50%以上支付给第三国(地区)居民,“有义务”包括约定义务和虽未约定义务但已形成支付事实的情形;

  (二)申请人从事的经营活动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实质性经营活动包括具有实质性的制造、经销、管理等活动。申请人从事的经营活动是否具有实质性,应根据其实际履行的功能及承担的风险进行判定。申请人从事的具有实质性的投资控股管理活动,可以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申请人从事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的投资控股管理活动,同时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如果其他经营活动不够显著,不构成实质性经营活动;

  (三)缔约对方国家(地区)对有关所得不征税或免税,或征税但实际税率极低;

  (四)在利息据以产生和支付的贷款合同之外,存在债权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数额、利率和签订时间等方面相近的其他贷款或存款合同;

03.png

  (五)在特许权使用费据以产生和支付的版权、专利、技术等使用权转让合同之外,存在申请人与第三人之间在有关版权、专利、技术等的使用权或所有权方面的转让合同。

  三、股息所得的穿透情形

  申请人从中国取得的所得为股息时,申请人虽不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但直接或间接持有申请人100%股份的人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并且属于以下两种情形之一的,应认为申请人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

  (一)上述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的人为申请人所属居民国(地区)居民;

  (二)上述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的人虽不为申请人所属居民国(地区)居民,但该人和间接持有股份情形下的中间层均为符合条件的人。“符合‘受益所有人’条件”是指根据本公告第二条的规定,综合分析后可以判定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

04.png

  四、股息所得的安全港规则

  申请人从中国取得的所得为股息时,可不根据本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直接判定申请人具有“受益所有人”身份:

  (一)缔约对方政府;

  (二)缔约对方居民且在缔约对方上市的公司;

  (三)缔约对方居民个人;

  (四)申请人被第(一)至(三)项中的一人或多人直接或间接持有100%股份,且间接持有股份情形下的中间层为中国居民或缔约对方居民。

  五、股息所得豁免情形和安全港规则的持股比例时限

  9号公告第三条、第四条要求的持股比例应当在取得股息前连续12个月以内任何时候均达到规定比例。

  六、代理人收款对判定的影响

  代理人或指定收款人等(以下统称“代理人”)不属于“受益所有人”。

  申请人通过代理人代为收取所得的,无论代理人是否属于缔约对方居民,都不应据此影响对申请人“受益所有人”身份的判定。

  股东基于持有股份取得股息,债权人基于持有债权取得利息,特许权授予人基于授予特许权取得特许权使用费,不属于本条所称的“代为收取所得”。

  七、据以综合分析判定的相关资料

  根据9号公告第二条规定的各项因素判定“受益所有人”身份时,可区分不同所得类型通过公司章程、公司财务报表、资金流向记录、董事会会议记录、董事会决议、人力和物力配备情况、相关费用支出、职能和风险承担情况、贷款合同、特许权使用合同或转让合同、专利注册证书、版权所属证明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为本公告第六条规定的“代理人代为收取所得”情形时,应根据代理合同或指定收款合同等资料进行分析。


税率查询.png

热门推荐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四:涉税争议是否适用仲裁要看实质
海外税收案例三十四:涉税争议是否适用仲裁要看实质
注意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新变化
本次修订主要涉及8张表单,其中取消2张表单、修订6张表单。此外,对《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填报表单》和其余15张关联表单中关于表间关系的填报说明进行同步调整。具体变化有哪些?一起来看↓
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享受税收优惠
前段时间,财政部、税务总局、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文化体制改革中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中央宣传部公告2024年第20号,以下简称20号公告),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的,给予过渡期税收优惠政策,以进一步支持转制文化…
一文读懂企业固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
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若发生了固定资产损失,是否可以税前扣除呢?应当如何申报呢?固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是每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的重要组成部分,小编梳理了政策要点、申报案例、注意事项,一起看看吧!
税务合规路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在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税务合规早已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必须付出实际行动才能做好的“必答题”。
新租赁准则下:使用权资产税会处理有差异
对于使用权资产的确认及处理,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存在差异,且部分企业财务人员对使用权资产的纳税申报了解不够,易引发涉税风险,需要企业的重点关注。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