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重庆动态
分享
重庆:留抵退税提振经济效应逐步显现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贺艳

今年,国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头戏”。

  今年,国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头戏”。数据显示,4月1日—6月25日,重庆已有近3万户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享受到留抵退税红利,共计298.2亿元。依托税收大数据,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近期对重庆市380户收到留抵退税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在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进扩大再生产、助力研发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

  市场主体稳中有增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五成以上退税资金用于偿还欠款、支付工资和日常运营,93.6%的企业反映“企业员工基数不变或有所扩大”。

  据重庆红岩方大汽车悬架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涛介绍,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重型卡车销量下滑,公司为多个大型汽车主机厂提供配套服务,因此装车量下跌,加上回款不畅,资金周转异常困难,眼瞅着就要影响到职工工资发放。“225万多元的退税款顺利到账,不仅46名员工的绩效工资有了着落,而且企业新建的生产线也有了资金保障。”何涛说。

  在重庆,像这样退税资金“落袋”,助企稳岗保就业的情况不在少数。今年6月,重庆彩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18万元留抵退税款到账后,正筹备扩招一批员工,扩大经营规模。

  重庆市税务局数据显示,4月—5月,重庆市新增涉税市场主体4.9万户,同比增长5.5%。“市场主体的数量持续增长和规模保持稳定,为稳增长保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重庆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副处长林岚说。

  企业经营稳中有扩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35%的企业将退税资金优先用于“购买原材料”,14.4%的企业优先用于“扩大生产”,其中大型企业这一比例达36.8%。这一组数据显示出留抵退税政策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将1300万元的退税款用作二期项目开发资金,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作为重庆市城口县第一个新能源电站的承建者,中广核咸宜光度电站负责人钱建强说,今年6月,该发电站第一期项目投入运营,资金尚未收回,面临很大压力,这笔退税款及时到账,让进展缓慢的二期项目又“快”了起来。

  重庆忠润能源有限公司是忠县一家以液化天然气生产、销售、储运、综合利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从2019年起,该企业由于建造页岩气液化储备调峰项目,大量购买设备,形成了留抵税额。项目负责人徐均介绍,今年5月,上千万元的退税款到账,帮助他们及时支付了工程款,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把423万元的留抵退税款投入到生产中,买明胶、定舱位,生产线24小时不停。”重庆衡生药用胶囊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渊说。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王婷婷认为:“政策稳定和企业经营的持续扩展,将有效促进产销良性循环和经济效益的逐步提升。”

  研发投资稳中有振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占比94%,共计退税126.8亿元,占比42.5%。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受益资金量较大,共获得退税183亿元。

  其中,18.1%的企业将退税资金优先用于设备改造和技术研发。结合发票数据,今年5月,重庆部分行业销售额有所增长,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7.7%。

  “智能化改造和技术研发,是我们生产的汽车轮毂能够立足海内外市场的原因,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底气。”收到855万元留抵退税款后,重庆市超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长任玲艳说,目前公司正加紧进行两间厂房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预计今年10月升级完成后,月增产将达5万只轮毂。

  与超群工业一样,生产电子元器件的惠伦晶体(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把退税款花在创新研发的“刀刃”上。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之市场竞争激烈,该公司产品积压较多,款项收回困难,正在建设的“5G+智能化互能”项目推进缓慢。6900余万元的留抵退税款,为该企业的智能化项目建设添劲增力。

  此外,15.2%的企业后期投资增长保持在5%以上。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1795万元留抵退税款用在了投资建设项目开发上。

  “相对于减税和增加政府投资,留抵退税政策对经济的提振效果更直接、更及时。”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尚可文说,企业销售额增长、研发投资增加,稳定了企业未来经营的预期,将对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不夜重庆”点亮夜经济

    夜幕降临,灯火璀璨,国庆长假期间,重庆两江四岸灯光秀绚丽夺目,流光溢彩。对于重庆人而言,夜色是开启另一种精彩生活的序幕。

  • 重庆企业喜算研发创新“减税账”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年第四季度实施阶段性支持企业创新的三项减税政策,期限截至今年12月31日。

  • 重庆10万小微企业获“税银互动”支持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7月,金融机构通过“税银互动”为重庆市超10万户中小微企业授予信用贷款,授信额度达到603亿元,其中实际已投放信贷资金321亿元,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送去资金活水。

  • 税惠“及时雨” 催开“创新花”

    重庆市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2016年以来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0年,重庆市研发经费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9个百分点,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 为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提供充足“粮草”

    重庆市巫溪县作为最后一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区县、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本级财政困难,高站位、大力度、实举措推进退税减税缓税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 重庆明确优化营商环境7项涉税重点任务

    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任务清单》,列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任务。

热门文章
1
重庆税务线上办理“首违不罚”
2
重庆落地数字人民币缴税业务
3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关于出口退(免)税业务暂停受理的通告
4
税企联建党支部 优化服务办实事
5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关于增值税发票管理系统停机维护的通知
6
减税降费为信息安全产业园注入活力
7
“税管家”上线 助力新办企业“加速跑”
8
微笑服务打造“最美第一面” 重庆税务办税体验再升级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重庆税务线上办理“首违不罚”
2
重庆落地数字人民币缴税业务
3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关于出口退(免)税业务暂停受理的通告
重庆:留抵退税提振经济效应逐步显现
中国税务报
今年,国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头戏”。
 

  今年,国家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其中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重头戏”。数据显示,4月1日—6月25日,重庆已有近3万户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享受到留抵退税红利,共计298.2亿元。依托税收大数据,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近期对重庆市380户收到留抵退税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留抵退税政策在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进扩大再生产、助力研发创新等方面的积极效应正逐步显现。

  市场主体稳中有增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五成以上退税资金用于偿还欠款、支付工资和日常运营,93.6%的企业反映“企业员工基数不变或有所扩大”。

  据重庆红岩方大汽车悬架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涛介绍,2021年下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重型卡车销量下滑,公司为多个大型汽车主机厂提供配套服务,因此装车量下跌,加上回款不畅,资金周转异常困难,眼瞅着就要影响到职工工资发放。“225万多元的退税款顺利到账,不仅46名员工的绩效工资有了着落,而且企业新建的生产线也有了资金保障。”何涛说。

  在重庆,像这样退税资金“落袋”,助企稳岗保就业的情况不在少数。今年6月,重庆彩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18万元留抵退税款到账后,正筹备扩招一批员工,扩大经营规模。

  重庆市税务局数据显示,4月—5月,重庆市新增涉税市场主体4.9万户,同比增长5.5%。“市场主体的数量持续增长和规模保持稳定,为稳增长保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重庆市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副处长林岚说。

  企业经营稳中有扩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约35%的企业将退税资金优先用于“购买原材料”,14.4%的企业优先用于“扩大生产”,其中大型企业这一比例达36.8%。这一组数据显示出留抵退税政策在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们将1300万元的退税款用作二期项目开发资金,全力保障项目建设。”作为重庆市城口县第一个新能源电站的承建者,中广核咸宜光度电站负责人钱建强说,今年6月,该发电站第一期项目投入运营,资金尚未收回,面临很大压力,这笔退税款及时到账,让进展缓慢的二期项目又“快”了起来。

  重庆忠润能源有限公司是忠县一家以液化天然气生产、销售、储运、综合利用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从2019年起,该企业由于建造页岩气液化储备调峰项目,大量购买设备,形成了留抵税额。项目负责人徐均介绍,今年5月,上千万元的退税款到账,帮助他们及时支付了工程款,顺利推进项目建设。

  “我们把423万元的留抵退税款投入到生产中,买明胶、定舱位,生产线24小时不停。”重庆衡生药用胶囊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张渊说。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王婷婷认为:“政策稳定和企业经营的持续扩展,将有效促进产销良性循环和经济效益的逐步提升。”

  研发投资稳中有振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已获得退税的纳税人中,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占比94%,共计退税126.8亿元,占比42.5%。制造业等六个行业受益资金量较大,共获得退税183亿元。

  其中,18.1%的企业将退税资金优先用于设备改造和技术研发。结合发票数据,今年5月,重庆部分行业销售额有所增长,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7.7%。

  “智能化改造和技术研发,是我们生产的汽车轮毂能够立足海内外市场的原因,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底气。”收到855万元留抵退税款后,重庆市超群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长任玲艳说,目前公司正加紧进行两间厂房的数字化升级改造,预计今年10月升级完成后,月增产将达5万只轮毂。

  与超群工业一样,生产电子元器件的惠伦晶体(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也选择把退税款花在创新研发的“刀刃”上。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加之市场竞争激烈,该公司产品积压较多,款项收回困难,正在建设的“5G+智能化互能”项目推进缓慢。6900余万元的留抵退税款,为该企业的智能化项目建设添劲增力。

  此外,15.2%的企业后期投资增长保持在5%以上。重庆市城投金卡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1795万元留抵退税款用在了投资建设项目开发上。

  “相对于减税和增加政府投资,留抵退税政策对经济的提振效果更直接、更及时。”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尚可文说,企业销售额增长、研发投资增加,稳定了企业未来经营的预期,将对经济长期向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热门推荐
“不夜重庆”点亮夜经济
夜幕降临,灯火璀璨,国庆长假期间,重庆两江四岸灯光秀绚丽夺目,流光溢彩。对于重庆人而言,夜色是开启另一种精彩生活的序幕。
重庆企业喜算研发创新“减税账”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今年第四季度实施阶段性支持企业创新的三项减税政策,期限截至今年12月31日。
重庆10万小微企业获“税银互动”支持
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7月,金融机构通过“税银互动”为重庆市超10万户中小微企业授予信用贷款,授信额度达到603亿元,其中实际已投放信贷资金321亿元,以“真金白银”为市场主体送去资金活水。
税惠“及时雨” 催开“创新花”
重庆市统计局8月9日发布的《2016年以来重庆市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成就报告》显示,2016年至2020年,重庆市研发经费连续5年实现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4.9个百分点,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为落实税费支持政策提供充足“粮草”
重庆市巫溪县作为最后一批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区县、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努力克服本级财政困难,高站位、大力度、实举措推进退税减税缓税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重庆明确优化营商环境7项涉税重点任务
近日,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任务清单》,列出今年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任务。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