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
问:在处理企业所得税业务时,经常会看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三个词,能给我们讲讲三者的体区别不?
答:这就给您安排~
首先,为了便于大家区分“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额”,我们先上一张图,看看这“三兄弟”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勾稽关系↓
接着,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三兄弟”↓
一、 应纳税所得额
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实务中,应纳税所得额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计算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如何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9-20-21-22行金额。按照上述行次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本行按0填报。
二、应纳所得税额
概念:
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后得到的金额。
计算公式:
如何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 23×24 行金额。
三、应纳税额
概念: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计算公式:
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如何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第28行“应纳税额”:填报第25-26-27行金额。
以上便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的区别,您清楚了吗~
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通常与其销售虚拟货币相对应,是指用户从平台或平台代理商处购买的,在观看直播时赠送给主播,后续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一种网络货币。因网络直播打赏收入具有虚拟性特征,有关税务处理容易出现争议。
在政府补贴销售活动中,企业在获得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对政府补贴销售业务进行准确的会税处理。本文梳理了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对政府限价再补贴差价、以旧换新政府直接补贴客户以及以旧换新政府发放补贴券三种形式的销售业务相关会税处理进行分析。…
先进制造企业同时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申报时分别计提加计抵减额,重复享受政策。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满足不同条件的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是不同的。
问:在处理企业所得税业务时,经常会看到“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这三个词,能给我们讲讲三者的体区别不?
答:这就给您安排~
首先,为了便于大家区分“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与“应纳税额”,我们先上一张图,看看这“三兄弟”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中的勾稽关系↓
接着,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这“三兄弟”↓
一、 应纳税所得额
概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计算公式: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均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实务中,应纳税所得额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计算方法。
(1)直接计算法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间接计算法
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或减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的项目金额后,即为应纳税所得额。
如何填报:
《A1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第23行“应纳税所得额”:填报第19-20-21-22行金额。按照上述行次顺序计算结果为负数的,本行按0填报。
二、应纳所得税额
概念:
应纳所得税额是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后得到的金额。
计算公式:
如何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第25行“应纳所得税额”:填报第 23×24 行金额。
三、应纳税额
概念: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计算公式:
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的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
如何填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A100000)第28行“应纳税额”:填报第25-26-27行金额。
以上便是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额”的区别,您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