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增值税法通过开启依法治税新篇章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李平

增值税立法将加速税收法定原则的全面落实,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增值税法进一步提升增值税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稳定性,持续提升依法治税水平,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对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等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增值税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增值税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通过的首部税收法律,标志着我国增值税制度迈入法治化新阶段,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增值税立法将加速税收法定原则的全面落实,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取得重大进展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照法律规定设税、征税、治税,既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增值税完成立法,将结束长期以来增值税依照暂行条例征税的历史,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迈出关键一步。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几乎覆盖所有行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经济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增值税立法一直是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是国务院1993年12月发布的,虽然于2008年、2016年、2017年进行了修订,但是30年来一直处于“暂行”状态。此次将增值税暂行条例升级为法律,意味着占我国税收总收入约40%的增值税收入将被纳入由国家法律来规范和调整的范围,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税收法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增值税法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税收优惠等基本要素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删除了多处关于授权国务院规定的兜底条款,增加了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有关条款,不仅大大减少了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且有利于维护税收法律的稳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稳定经营主体预期。增值税法也是继关税法之后的第二部提出“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有权自主选择留抵税额的处理方式,取消了原先暂行条例规定的“1日、3日和5日”3个增值税纳税期限,将有助于降低税收征纳等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宏观经济稳中求进。

  推动现代增值税制度更加完善

  现代增值税制度具有课税范围广、税率档次少和尽量少的税收优惠等显著特征,要求充分体现中性原则,减少对投资和生产决策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自开征增值税以来,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完善之路。1994年推行生产型增值税,2009年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2012年开始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7年之后逐渐调整增值税征税范围、简并降低税率、实施留抵退税等。通过一系列改革,我国基本建立起了适应国际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增值税制度。增值税法的出台,有利于用法律形式将增值税改革成果固化下来,进一步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值税立法充分体现了巩固营改增及深化增值税改革成果的要求,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增值税法明确国务院制定专项优惠政策的范围和程序,要求国务院应当对增值税优惠政策适时开展评估、调整;明确税率只能由法律设定,删除了“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条款,延续了现行13%、9%和6%三档税率体系,同时明确简易计税方法适用于3%的征收率。增值税法首次将留抵退税制度上升至法律层面,对于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的部分,明确纳税人可以选择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者申请退还,既增强了制度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也为后续实施条例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还为进一步改革留出了空间。增值税法首次将小规模纳税人制度上升至法律层面,对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和征收办法等进行了明确。增值税法借鉴世界增值税制度发展趋势,采用“应税交易”的表述,并将劳务并入服务类别,与国际上普遍将增值税征收范围划分为“货物”和“服务”两大类的趋势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保留了“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表述,保留了小规模纳税人制度,体现了增值税制度的中国特色。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增值税立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提升增值税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稳定性,可以使增值税制度更好地与其他法律制度,如税收征管法相互配合,从而构建起科学、公正、高效的增值税法律制度体系,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增值税法结合征管实践,明确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海关应当将代征增值税和货物出口报关的信息提供给税务机关;明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申报扣缴义务,发票管理及法律责任的原则性规定,明确国家积极推广使用电子发票。这有助于推进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提高税收征管质效。增值税法增加了税收共治条款,明确“税务机关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海关、市场监督管理、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增值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配合机制。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协助税务机关开展增值税征收管理”,这有助于形成税务部门依法征税、有关部门协助控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社会各界共同治税的良好局面,形成全社会协税护税、综合治税的强大合力,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合同视角分析:直播打赏收入,怎样税务处理才合规

    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通常与其销售虚拟货币相对应,是指用户从平台或平台代理商处购买的,在观看直播时赠送给主播,后续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一种网络货币。因网络直播打赏收入具有虚拟性特征,有关税务处理容易出现争议。

  • 不同类型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相关会税处理分析

    在政府补贴销售活动中,企业在获得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对政府补贴销售业务进行准确的会税处理。本文梳理了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对政府限价再补贴差价、以旧换新政府直接补贴客户以及以旧换新政府发放补贴券三种形式的销售业务相关会税处理进行分析。…

  • 跨境“带货”暗藏税务风险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活跃代购账号超过850万个,其中超过75%为个人经营。

  • 误计原料费用引发的“连锁反应”

    税费申报不能仅靠财务“兜底”。自那以后,意龙科纺在完善管理体系的探索中,坚持系统化思维,从制度夯基、系统赋能、外部协同三个维度持续筑牢合规防线。

  • 科创企业纳税申报指南之合规建议

    先进制造企业同时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申报时分别计提加计抵减额,重复享受政策。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满足不同条件的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是不同的。

  • 个税汇算 三类问题咨询热度高

    自今年3月1日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以下简称宁波12366热线)已累计接听个税汇算相关咨询3.6万余通,其中,三类问题咨询量热度高。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5
对构建“税费皆重”格局的思考
6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7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8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增值税法通过开启依法治税新篇章
中国税务报
增值税立法将加速税收法定原则的全面落实,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增值税法进一步提升增值税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稳定性,持续提升依法治税水平,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打下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对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和抵扣链条等提出明确要求。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增值税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增值税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通过的首部税收法律,标志着我国增值税制度迈入法治化新阶段,是我国税收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增值税立法将加速税收法定原则的全面落实,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取得重大进展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既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物质保障,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同时,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依照法律规定设税、征税、治税,既是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直接体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增值税完成立法,将结束长期以来增值税依照暂行条例征税的历史,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迈出关键一步。

  增值税是我国第一大税种,几乎覆盖所有行业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对经济社会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我国税收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增值税立法一直是我国税收法律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是国务院1993年12月发布的,虽然于2008年、2016年、2017年进行了修订,但是30年来一直处于“暂行”状态。此次将增值税暂行条例升级为法律,意味着占我国税收总收入约40%的增值税收入将被纳入由国家法律来规范和调整的范围,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和实现税收法治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同时,增值税法将增值税的征收范围、税率、税收优惠等基本要素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删除了多处关于授权国务院规定的兜底条款,增加了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的有关条款,不仅大大减少了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执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而且有利于维护税收法律的稳定性、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助于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稳定经营主体预期。增值税法也是继关税法之后的第二部提出“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的税法,明确规定纳税人有权自主选择留抵税额的处理方式,取消了原先暂行条例规定的“1日、3日和5日”3个增值税纳税期限,将有助于降低税收征纳等制度性交易成本,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推动宏观经济稳中求进。

  推动现代增值税制度更加完善

  现代增值税制度具有课税范围广、税率档次少和尽量少的税收优惠等显著特征,要求充分体现中性原则,减少对投资和生产决策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自开征增值税以来,走的是一条渐进式的改革完善之路。1994年推行生产型增值税,2009年将生产型增值税转变为消费型,2012年开始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2017年之后逐渐调整增值税征税范围、简并降低税率、实施留抵退税等。通过一系列改革,我国基本建立起了适应国际潮流、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增值税制度。增值税法的出台,有利于用法律形式将增值税改革成果固化下来,进一步完善现代增值税制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增值税立法充分体现了巩固营改增及深化增值税改革成果的要求,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增值税法明确国务院制定专项优惠政策的范围和程序,要求国务院应当对增值税优惠政策适时开展评估、调整;明确税率只能由法律设定,删除了“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条款,延续了现行13%、9%和6%三档税率体系,同时明确简易计税方法适用于3%的征收率。增值税法首次将留抵退税制度上升至法律层面,对于当期进项税额大于当期销项税额的部分,明确纳税人可以选择结转下期继续抵扣或者申请退还,既增强了制度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也为后续实施条例的制定提供了法律依据,还为进一步改革留出了空间。增值税法首次将小规模纳税人制度上升至法律层面,对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和征收办法等进行了明确。增值税法借鉴世界增值税制度发展趋势,采用“应税交易”的表述,并将劳务并入服务类别,与国际上普遍将增值税征收范围划分为“货物”和“服务”两大类的趋势保持一致。同时,考虑到我国实际,保留了“无形资产”和“不动产”的表述,保留了小规模纳税人制度,体现了增值税制度的中国特色。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增值税立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相关制度规定,进一步提升增值税制度的科学性、权威性、稳定性,可以使增值税制度更好地与其他法律制度,如税收征管法相互配合,从而构建起科学、公正、高效的增值税法律制度体系,为税收在国家治理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增值税法结合征管实践,明确增值税由税务机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海关代征,海关应当将代征增值税和货物出口报关的信息提供给税务机关;明确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申报扣缴义务,发票管理及法律责任的原则性规定,明确国家积极推广使用电子发票。这有助于推进现代化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堵塞税收征管漏洞,提高税收征管质效。增值税法增加了税收共治条款,明确“税务机关与工业和信息化、公安、海关、市场监督管理、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等部门建立增值税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和工作配合机制。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协助税务机关开展增值税征收管理”,这有助于形成税务部门依法征税、有关部门协助控税、纳税主体依法纳税、社会各界共同治税的良好局面,形成全社会协税护税、综合治税的强大合力,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税务实践行稳致远。


热门推荐
合同视角分析:直播打赏收入,怎样税务处理才合规
网络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通常与其销售虚拟货币相对应,是指用户从平台或平台代理商处购买的,在观看直播时赠送给主播,后续可以兑换成人民币的一种网络货币。因网络直播打赏收入具有虚拟性特征,有关税务处理容易出现争议。
不同类型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相关会税处理分析
在政府补贴销售活动中,企业在获得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对政府补贴销售业务进行准确的会税处理。本文梳理了政府补贴销售活动的类型,并分别对政府限价再补贴差价、以旧换新政府直接补贴客户以及以旧换新政府发放补贴券三种形式的销售业务相关会税处理进行分析。…
跨境“带货”暗藏税务风险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全国活跃代购账号超过850万个,其中超过75%为个人经营。
误计原料费用引发的“连锁反应”
税费申报不能仅靠财务“兜底”。自那以后,意龙科纺在完善管理体系的探索中,坚持系统化思维,从制度夯基、系统赋能、外部协同三个维度持续筑牢合规防线。
科创企业纳税申报指南之合规建议
先进制造企业同时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申报时分别计提加计抵减额,重复享受政策。企业取得的来源于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财政补助、补贴、贷款贴息,以及其他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满足不同条件的在企业所得税的处理上是不同的。
个税汇算 三类问题咨询热度高
自今年3月1日以来,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以下简称宁波12366热线)已累计接听个税汇算相关咨询3.6万余通,其中,三类问题咨询量热度高。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