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财税干货
分享
当心!这些资格证书不能抵扣个税
来源:上海税务 作者:上海税务

近日,网上流传关于填报“保密观结业证书”“国资e学证书”“小红书营销人才执业能力认证证书”等证书错误享受个人所得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虚假信息。

  近日,网上流传关于填报“保密观结业证书”“国资e学证书”“小红书营销人才执业能力认证证书”等证书错误享受个人所得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虚假信息。为什么取得了证书却不符合享受条件呢?到底哪些证书才能扣除?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问题1: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八条规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简单来说,填报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可以按照36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取得的资格证书应当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范围之内;

  二是应当在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当年扣除。

  那么如何才能确认职业资格证书在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范围?

  微信小程序搜索【国务院客户端】,通过路径【便民服务】—【更多】—【就业】—【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查询】即可确认。

  问题2:那我在国外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填报吗?

  对于纳税人在国外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不符合“中国境内”的规定,不能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问题3:那我的“教师资格证”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内,是不是每年都可以填报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当然是不行的!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教师资格证、护士执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在取得证书的后续年度发生的进修、学习、年审等“继续教育”均不属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范围。

  注意事项:

  1.同一年度内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只能填报享受其中一个,即最多只能享受3600元扣除优惠。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包含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如果在一个年度内,既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又存在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两者属于不同继续教育类型,可以叠加享受。即当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享受3600元扣除优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最多可享受400×12=4800元扣除优惠,两者叠加一年最高可享受8400元税前扣除优惠。

  问题4:如何才能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呢?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或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以笔试为主。报考人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政府部门、有关行业协会进行认定发证,如教师资格由教育部具体实施发证,法律职业资格由司法部具体实施发证,税务师资格由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具体实施发证。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有所不同。由于从业人员多、涉及的门类多、且更注重对实际技能水平的考察,很难组织全国统一的考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通过职业资格目录中相应实施部门(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

  切记不要上当受骗,一定要擦亮眼睛,到相应的正规渠道考取证书哦!


税率查询.png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留抵退税新政:对象、条件、方法、选择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按季纳税的,第二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

  • 申报阶段,做好“表”上功夫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号)对部分申报表单及填报说明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 外企遇复杂跨境税务问题可申请事前询复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开展跨境投资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税收政策适用问题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 增强消费税申报自动算税功能

    优化纳税申报管理能够前后延展带动登记、发票、征收、注销等全流程管理的强化。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优化消费税纳税申报工作,促进提升纳税申报质量。

  • 完善所得税政策,赋能医养结合服务行业

    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还需在引进社会资本、加速折旧、公益捐赠等所得税政策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多税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使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 强化数据分析 防范申报风险

    纳税申报是申报主体履行其法定义务的必然要求,是税务部门核实和监管纳税主体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4
对构建“税费皆重”格局的思考
5
货物贸易外汇业务政策问答(一)
6
数字经济税收“双支柱”问答:支柱二GloBE规则十五问
7
财产和行为税合并申报——环保税申报事项与问题解答
8
2022年第四季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关注这些新变化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相关79个办税问答(上)
2
出口退税热点问题解答
3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相关55个办税问答【上】
当心!这些资格证书不能抵扣个税
上海税务
近日,网上流传关于填报“保密观结业证书”“国资e学证书”“小红书营销人才执业能力认证证书”等证书错误享受个人所得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虚假信息。
 

  近日,网上流传关于填报“保密观结业证书”“国资e学证书”“小红书营销人才执业能力认证证书”等证书错误享受个人所得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的虚假信息。为什么取得了证书却不符合享受条件呢?到底哪些证书才能扣除?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问题1: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八条规定: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接受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学位)教育期间按照每月400元定额扣除。同一学历(学位)继续教育的扣除期限不能超过48个月。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

  简单来说,填报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可以按照36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取得的资格证书应当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范围之内;

  二是应当在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当年扣除。

  那么如何才能确认职业资格证书在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范围?

  微信小程序搜索【国务院客户端】,通过路径【便民服务】—【更多】—【就业】—【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查询】即可确认。

  问题2:那我在国外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可以填报吗?

  对于纳税人在国外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不符合“中国境内”的规定,不能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问题3:那我的“教师资格证”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内,是不是每年都可以填报享受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当然是不行的!

  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按照3600元定额扣除。教师资格证、护士执业资格证、注册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在取得证书的后续年度发生的进修、学习、年审等“继续教育”均不属于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范围。

  注意事项:

  1.同一年度内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只能填报享受其中一个,即最多只能享受3600元扣除优惠。

  2.继续教育专项附加扣除包含学历(学位)继续教育和职业资格继续教育,如果在一个年度内,既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又存在学历(学位)继续教育,两者属于不同继续教育类型,可以叠加享受。即当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享受3600元扣除优惠,学历(学位)继续教育最多可享受400×12=4800元扣除优惠,两者叠加一年最高可享受8400元税前扣除优惠。

  问题4:如何才能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呢?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由政府部门统一组织或委托有关行业协会组织实施,以笔试为主。报考人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或考试成绩合格证明。

  政府部门、有关行业协会进行认定发证,如教师资格由教育部具体实施发证,法律职业资格由司法部具体实施发证,税务师资格由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具体实施发证。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有所不同。由于从业人员多、涉及的门类多、且更注重对实际技能水平的考察,很难组织全国统一的考试。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主要通过职业资格目录中相应实施部门(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

  切记不要上当受骗,一定要擦亮眼睛,到相应的正规渠道考取证书哦!


税率查询.png

热门推荐
留抵退税新政:对象、条件、方法、选择
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纳税人,与2019年3月31日期末留抵税额相比,申请退税前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按季纳税的,第二季度,下同)期末新增加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第六个月期末新增…
申报阶段,做好“表”上功夫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优化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号)对部分申报表单及填报说明进行了调整和优化。
外企遇复杂跨境税务问题可申请事前询复
对于外资企业来说,在开展跨境投资经营活动的过程中,税收政策适用问题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
增强消费税申报自动算税功能
优化纳税申报管理能够前后延展带动登记、发票、征收、注销等全流程管理的强化。近年来,税务部门不断优化消费税纳税申报工作,促进提升纳税申报质量。
完善所得税政策,赋能医养结合服务行业
发展医养结合产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还需在引进社会资本、加速折旧、公益捐赠等所得税政策方面持续发力,构建多税协同的政策支持体系,以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使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强化数据分析 防范申报风险
纳税申报是申报主体履行其法定义务的必然要求,是税务部门核实和监管纳税主体法定义务履行情况的重要依据。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