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上海动态
分享
缓、减、退、免税齐发力 上海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来源:中国网 作者:管理员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稳定民生的重要基石。今年上海遭遇疫情“倒春寒”,不少小微企业发展遇“冷”。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稳定民生的重要基石。今年上海遭遇疫情“倒春寒”,不少小微企业发展遇“冷”。

  上海税务部门以推进“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缓减退免”齐发力,为沪上小微企业“输血”,给困难中的市场主体注入“强心剂”。

  缓税“救急方”为制造业缓解资金难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压舱石”,更与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连。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制造业企业再次重启,但停产时间长、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渠道受阻……这些困难对企业而言都是严峻考验。

  “促成订单难、回款速度慢、疫情期间开支又大,公司账面一度入不敷出。在关键时刻,税务部门送来的缓税政策给了企业转机。”上海顺昌针织制衣厂负责人顾顺妹说。

  上海顺昌针织制衣厂是一家从事羊毛针织制衣的小微企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缓缴政策出台后,公司财务人员许浩华在税务干部辅导下,通过电子税务局“一键确认”办理延期缴纳,享受缓缴税费41万余元,如此方便快捷让他直呼“省时省力”。

  “缓缴的税费对我们小企业来说,就像一笔‘无息贷款’,解决了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资金流动难题。”顾顺妹说。

  缓缴税费政策把企业应缴的税费款项暂时留在企业,帮助了像顺昌针织制衣厂这样的中小微企业渡过复工复产难关,也为经济大盘留住了对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减税再加码纾解科创企业“生长痛”

  助企纾困不只是为“救急”,更是着眼于长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今年,企业所得税的减税“组合拳”持续加码,以政策红利激励企业转型突围。

  作为一家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专精特新”软件企业,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税惠账单”显示,2021年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40多万元,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预计全年可加计扣除600万元,将比原扣除比例少交18万多元税款。

  “这笔钱我们已经投入到开发智能灾变系统及智能液压物联网管理平台等项目中了。”企业财务负责人张经理表示。

  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是科技型企业的突出特点,“钱紧”是普遍遭遇的难题。减税政策让这类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保持创新驱动。

  对此,上海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聪深有感受,据悉,公司是一家主营仿生农药研发及销售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得益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一季度减免企业所得税32万元。此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后,还将多享受加计扣除60多万元。“减税直接落到企业账上,是当前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的最优解。”刘聪说。

  退税“红利账”真金落袋助企渡难关

  随着上海复工复产复市,位于外滩边的海鸥饭店正在抓紧进行改建施工。

  “疫情的反复对住宿餐饮业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宴席办不了,生意也做不起来。进货货款和员工工资确是一大笔支出。我们和众多同行一样,都面临着经营成本和维持运转的巨大压力。”海鸥饭店财务任毅介绍。

  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扩围”,对小微企业加大帮扶力度。通过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主管税务机关发现该公司因改扩建等原因产生500多万元的存量和增量增值税留抵税额,并且符合小微企业全部退还条件,第一时间点对点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内容,一对一精细辅导退税申请,帮助企业算好“政策红利账”,企业很快就收到了退税款581万元。

  “改建期间资金投入大、经营周期长来说,这一大笔退税到账,实实在在缓解了资金压力,提升了流动资金效率。也希望酒店风格更新、设施升级后,我们的经营也能焕发新的生机。”任毅表示。

  如今,按月全额退还新增留抵税额已成为常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4月1日—6月15日,上海市税务部门已累计完成退库到账增值税留抵退税625.7亿元,起到了“帮一把、渡难关、扶一程”的作用。

  “小微”稳,市场活;“小微”兴,百业旺。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积极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措施,不断优化政策落实服务机制,让政策红利又快又准又稳“输血”企业,帮助小微市场主体减轻负担、积蓄力量、稳发展、行长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税惠红利 为“上海制造”擦亮名片

    上海市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上海制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

  • 上海非凡十年 税收一起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上海考察调研、出席重要活动,5次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希望上海“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 上海推出税费红利账单,让企业算清税费优惠“明白账”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面落地,“减、退、免、缓”优惠政策超过30项,各类市场主体均从中受益。

  • 税费政策精准帮扶 为个体户“输血造血”

    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上海税务:把“问题清单”变为“办实事清单

    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 、大排查,倾听各类市场主体心声。一个多月来,已面向400余户企业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涉税问题超200个。

  • 税惠“助跑”,上海商业经济加速复苏

    近期,上海制定《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其中,“减、免、缓、退”的税费支持政策“组合拳”和优化服务等多项税务类举措尤为亮眼。伴随着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商家更是信心满满,迎来销售回暖。

热门文章
1
借助“税源地图”,上海税收管理更精准
2
“抓”出来的一块块奖牌
3
上海税务:纵合横通求实效 服务发展建新功
4
关于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停机升级的通告
5
税收政策送入同济创业谷
6
杨浦区税务局:为民办实事,税务在行动
7
环境保护税在沪开征三周年 “小税种”撬动绿色发展“大工程”
8
关于做好2021年度本市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借助“税源地图”,上海税收管理更精准
2
“抓”出来的一块块奖牌
3
上海税务:纵合横通求实效 服务发展建新功
缓、减、退、免税齐发力 上海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中国网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稳定民生的重要基石。今年上海遭遇疫情“倒春寒”,不少小微企业发展遇“冷”。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稳定民生的重要基石。今年上海遭遇疫情“倒春寒”,不少小微企业发展遇“冷”。

  上海税务部门以推进“春雨润苗”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推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缓减退免”齐发力,为沪上小微企业“输血”,给困难中的市场主体注入“强心剂”。

  缓税“救急方”为制造业缓解资金难

  制造业是大国经济“压舱石”,更与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连。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向好,制造业企业再次重启,但停产时间长、原材料价格上涨、销售渠道受阻……这些困难对企业而言都是严峻考验。

  “促成订单难、回款速度慢、疫情期间开支又大,公司账面一度入不敷出。在关键时刻,税务部门送来的缓税政策给了企业转机。”上海顺昌针织制衣厂负责人顾顺妹说。

  上海顺昌针织制衣厂是一家从事羊毛针织制衣的小微企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税费缓缴政策出台后,公司财务人员许浩华在税务干部辅导下,通过电子税务局“一键确认”办理延期缴纳,享受缓缴税费41万余元,如此方便快捷让他直呼“省时省力”。

  “缓缴的税费对我们小企业来说,就像一笔‘无息贷款’,解决了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资金流动难题。”顾顺妹说。

  缓缴税费政策把企业应缴的税费款项暂时留在企业,帮助了像顺昌针织制衣厂这样的中小微企业渡过复工复产难关,也为经济大盘留住了对未来发展的想象空间。

  减税再加码纾解科创企业“生长痛”

  助企纾困不只是为“救急”,更是着眼于长远,激发企业内生动力。今年,企业所得税的减税“组合拳”持续加码,以政策红利激励企业转型突围。

  作为一家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专精特新”软件企业,上海同禾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税惠账单”显示,2021年起,企业提前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40多万元,今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预计全年可加计扣除600万元,将比原扣除比例少交18万多元税款。

  “这笔钱我们已经投入到开发智能灾变系统及智能液压物联网管理平台等项目中了。”企业财务负责人张经理表示。

  深耕专业领域、聚焦关键技术是科技型企业的突出特点,“钱紧”是普遍遭遇的难题。减税政策让这类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研发、保持创新驱动。

  对此,上海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聪深有感受,据悉,公司是一家主营仿生农药研发及销售的科技型小微企业,得益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一季度减免企业所得税32万元。此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后,还将多享受加计扣除60多万元。“减税直接落到企业账上,是当前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的最优解。”刘聪说。

  退税“红利账”真金落袋助企渡难关

  随着上海复工复产复市,位于外滩边的海鸥饭店正在抓紧进行改建施工。

  “疫情的反复对住宿餐饮业冲击实在是太大了,宴席办不了,生意也做不起来。进货货款和员工工资确是一大笔支出。我们和众多同行一样,都面临着经营成本和维持运转的巨大压力。”海鸥饭店财务任毅介绍。

  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扩围”,对小微企业加大帮扶力度。通过运用税收大数据分析,主管税务机关发现该公司因改扩建等原因产生500多万元的存量和增量增值税留抵税额,并且符合小微企业全部退还条件,第一时间点对点向企业精准推送政策内容,一对一精细辅导退税申请,帮助企业算好“政策红利账”,企业很快就收到了退税款581万元。

  “改建期间资金投入大、经营周期长来说,这一大笔退税到账,实实在在缓解了资金压力,提升了流动资金效率。也希望酒店风格更新、设施升级后,我们的经营也能焕发新的生机。”任毅表示。

  如今,按月全额退还新增留抵税额已成为常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4月1日—6月15日,上海市税务部门已累计完成退库到账增值税留抵退税625.7亿元,起到了“帮一把、渡难关、扶一程”的作用。

  “小微”稳,市场活;“小微”兴,百业旺。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将积极落实各项惠企纾困措施,不断优化政策落实服务机制,让政策红利又快又准又稳“输血”企业,帮助小微市场主体减轻负担、积蓄力量、稳发展、行长远。


热门推荐
税惠红利 为“上海制造”擦亮名片
上海市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上海制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
上海非凡十年 税收一起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上海考察调研、出席重要活动,5次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希望上海“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上海推出税费红利账单,让企业算清税费优惠“明白账”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面落地,“减、退、免、缓”优惠政策超过30项,各类市场主体均从中受益。
税费政策精准帮扶 为个体户“输血造血”
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海税务:把“问题清单”变为“办实事清单
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 、大排查,倾听各类市场主体心声。一个多月来,已面向400余户企业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涉税问题超200个。
税惠“助跑”,上海商业经济加速复苏
近期,上海制定《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其中,“减、免、缓、退”的税费支持政策“组合拳”和优化服务等多项税务类举措尤为亮眼。伴随着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商家更是信心满满,迎来销售回暖。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