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上海动态
分享
上海税务:把“问题清单”变为“办实事清单
来源:中国税务报 作者:高晗

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 、大排查,倾听各类市场主体心声。一个多月来,已面向400余户企业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涉税问题超200个。

  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 、大排查,倾听各类市场主体心声。一个多月来,已面向400余户企业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涉税问题超200个。

  “受疫情影响,出口加工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货运成本上涨、收汇周期变长等挑战,对企业现金流产生直接影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奉贤区税务局风险管理局局长张东带队走访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时,该公司总经理傅东海向税务干部诉说企业困难。

  “以往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会因为征退税差,产生一定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可能会一直‘挂在账上’。在进一步便利出口退税办理后,这笔钱就能成为‘活水’注入企业的生产发展中了。”张东解释道。

  “账上大概有190万元,将这笔资金调转为相应数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当于有了一笔活动资金,企业很有获得感!”傅东海表示。

  疫情期间按下的“暂停键”,对现金流为王的商业体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创。在大走访期间,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广场多次得到了税务部门的关心与帮助。企业副总经理王竹冰表示:“税务部门走访问需,送来‘减税清单’,让我们避免了漏享、晚享税收红利的情况。我们预计可享受留抵退税红利约1000万元,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300余万元,我们有了充足的资金进行一批大规模的满减、折上折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回暖。”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座谈调研,问计问需渠道广泛扩展至“云端”。上海复工复产后,上海康俪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了第一笔100多万的交易订单,可这却给公司财务刘明带来了“甜蜜的负担”。原来,这家去年新成立的从事保健品、日化产品销售的小微企业,为了新签下的大单需要将发票最高限额临时提升至十万元。“业务不熟练,客户又不断催促,真担心好不容易签下的大单流失,太头疼了。”在税务部门发起的电话调研中,刘明忍不住吐起苦水。

  了解企业情况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云”端视频连线,手把手辅导企业申请、领票,线下特事帮办,高效完成最高开票限额审批。也在当天,刘明收到了“发票配送”的消息。

  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以大走访为契机,着眼企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在减负担、优服务等方面着力,把“问题清单”转变为“办实事清单”,确保更好发挥政策红利的效能,在推进上海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中展现税务担当作为。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文章及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相关推荐

  • 税惠红利 为“上海制造”擦亮名片

    上海市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上海制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

  • 上海非凡十年 税收一起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上海考察调研、出席重要活动,5次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希望上海“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 上海推出税费红利账单,让企业算清税费优惠“明白账”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面落地,“减、退、免、缓”优惠政策超过30项,各类市场主体均从中受益。

  • 税费政策精准帮扶 为个体户“输血造血”

    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缓、减、退、免税齐发力 上海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稳定民生的重要基石。今年上海遭遇疫情“倒春寒”,不少小微企业发展遇“冷”。

  • 税惠“助跑”,上海商业经济加速复苏

    近期,上海制定《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其中,“减、免、缓、退”的税费支持政策“组合拳”和优化服务等多项税务类举措尤为亮眼。伴随着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商家更是信心满满,迎来销售回暖。

热门文章
1
借助“税源地图”,上海税收管理更精准
2
“抓”出来的一块块奖牌
3
上海税务:纵合横通求实效 服务发展建新功
4
关于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停机升级的通告
5
税收政策送入同济创业谷
6
杨浦区税务局:为民办实事,税务在行动
7
环境保护税在沪开征三周年 “小税种”撬动绿色发展“大工程”
8
关于做好2021年度本市居民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文章
1
借助“税源地图”,上海税收管理更精准
2
“抓”出来的一块块奖牌
3
上海税务:纵合横通求实效 服务发展建新功
上海税务:把“问题清单”变为“办实事清单
中国税务报
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 、大排查,倾听各类市场主体心声。一个多月来,已面向400余户企业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涉税问题超200个。
 

  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 、大排查,倾听各类市场主体心声。一个多月来,已面向400余户企业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涉税问题超200个。

  “受疫情影响,出口加工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波动、出口货运成本上涨、收汇周期变长等挑战,对企业现金流产生直接影响。”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奉贤区税务局风险管理局局长张东带队走访上海海亮铜业有限公司时,该公司总经理傅东海向税务干部诉说企业困难。

  “以往企业从事进料加工贸易,会因为征退税差,产生一定的‘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可能会一直‘挂在账上’。在进一步便利出口退税办理后,这笔钱就能成为‘活水’注入企业的生产发展中了。”张东解释道。

  “账上大概有190万元,将这笔资金调转为相应数额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相当于有了一笔活动资金,企业很有获得感!”傅东海表示。

  疫情期间按下的“暂停键”,对现金流为王的商业体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创。在大走访期间,百联青浦奥特莱斯广场多次得到了税务部门的关心与帮助。企业副总经理王竹冰表示:“税务部门走访问需,送来‘减税清单’,让我们避免了漏享、晚享税收红利的情况。我们预计可享受留抵退税红利约1000万元,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300余万元,我们有了充足的资金进行一批大规模的满减、折上折促销活动,促进消费回暖。”

  除了传统的面对面座谈调研,问计问需渠道广泛扩展至“云端”。上海复工复产后,上海康俪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接到了第一笔100多万的交易订单,可这却给公司财务刘明带来了“甜蜜的负担”。原来,这家去年新成立的从事保健品、日化产品销售的小微企业,为了新签下的大单需要将发票最高限额临时提升至十万元。“业务不熟练,客户又不断催促,真担心好不容易签下的大单流失,太头疼了。”在税务部门发起的电话调研中,刘明忍不住吐起苦水。

  了解企业情况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云”端视频连线,手把手辅导企业申请、领票,线下特事帮办,高效完成最高开票限额审批。也在当天,刘明收到了“发票配送”的消息。

  上海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税务部门以大走访为契机,着眼企业发展最紧迫的问题,在减负担、优服务等方面着力,把“问题清单”转变为“办实事清单”,确保更好发挥政策红利的效能,在推进上海经济加快恢复和重振中展现税务担当作为。


热门推荐
税惠红利 为“上海制造”擦亮名片
上海市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上海制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
上海非凡十年 税收一起见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上海考察调研、出席重要活动,5次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希望上海“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上海推出税费红利账单,让企业算清税费优惠“明白账”
今年以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面落地,“减、退、免、缓”优惠政策超过30项,各类市场主体均从中受益。
税费政策精准帮扶 为个体户“输血造血”
个体工商户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在繁荣市场、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缓、减、退、免税齐发力 上海小微企业加速复元
小微企业作为市场经济肌体的“毛细血管”,是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稳定民生的重要基石。今年上海遭遇疫情“倒春寒”,不少小微企业发展遇“冷”。
税惠“助跑”,上海商业经济加速复苏
近期,上海制定《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其中,“减、免、缓、退”的税费支持政策“组合拳”和优化服务等多项税务类举措尤为亮眼。伴随着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商家更是信心满满,迎来销售回暖。
© 2002-2021 Taxrefund.com.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