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上海制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
上海市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上海制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税务局主动服务浦东发展战略,精准辅导,精细服务,全方位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持。
留抵退税 增强企业信心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为浦东新区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制造业是引领区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实施的新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既退增量又退存量,为浦东新区制造业发展增强了信心。
为将政策落实落细,浦东新区税务局一方面利用短信、微信、AI智能语音服务等多种渠道,为5.75万户次企业发放政策集锦“宅急送”,拨出智能语音提醒电话3.6万次;另一方面推出“一企一员”精准对接机制,确保退税应退尽退,将惠企纾困的“税温度”传递给纳税人缴费人。
临港新片区的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事燃气轮机专用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重大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承担着国家重型燃气轮机型号、工程验证机研制、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等多项攻坚任务。
“疫情期间税务部门通过远程‘云辅导’,让我们及时快速地享受到了留抵退税优惠政策。自4月到现在,公司共申请4次留抵退税,合计退还税款超过1.66亿元。这连降的‘及时雨’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中国重燃公司财务负责人余正春说,该公司目前正在设计、研发试制国内首台燃气轮机样机,已将退税款全部投入到技术研发和设备改造中,争取样机早日试制成功。
位于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的金士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享受到了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红利。“2208万元的退税款非常快就退到了公司账上。”该公司财务总监曾惠怡说,“今年上海疫情反复,生产和销售受到一定影响,公司把退税资金主要用在了稳岗就业上,税收优惠政策在帮助企业度过停工期、复工复产初期和稳定后续生产经营等方面,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加计扣除 促进科技创新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是鼓励企业创新的主要政策之一,为把政策落实落细,浦东新区税务部门组建专家团队,精准对接企业;建立与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等部门的横向联络机制,靠前服务,为区内企业提供研发项目事前技术评价、事中跟踪服务、事后核查比对服务,让企业应享尽享税收红利。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安徽长江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量身定制的一艘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开始建造,这是我国首次设计的液化天然气新船型从设计蓝图转入实船建造,该船预计2024年8月投入运营。
“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2021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34亿元。”沪东中华公司财务部负责人王军伟表示,“税务部门在政策解读和优惠享受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帮助,优惠及时到账,为我们提升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油鼓劲,我们将持续加大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仅惠及传统制造业,“小巨人”企业也享受到了税费优惠政策的“春风”。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该公司财务总监李春芳表示:“2021年我们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优惠,公司节约税款约3600万元,减税资金有力激发了我们‘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热情。”截至2022年7月,该公司拥有国内外专利196项、13个国内产品注册证和6个自主研发的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快稳细实” 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浦东税务部门以“快稳细实”的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建立精诚共治机制,推出“浦税云讲堂”,依托AI智能语音系统精准提醒,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坐落于浦东康桥工业园区的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装备制造型企业,为其他重点行业制造业企业提供工业原材料和设备,是制造业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随着订单量的增加,我们增值税十万元版的开票限额已不能满足日常业务需求了,浦东新区税务部门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主动走访调研,帮助我们进行增值税发票升版。目前我们公司的增值税发票开票限额已升至百万元版,大大方便了公司的日常经营,为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点个赞!”该公司财务经理孟青表示。
在当前疫情形势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不少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出口退税速度就成了稳住企业的重要一环。为帮助企业发展,浦东新区税务局一方面建立工作小组和应急问题处理机制,实施专人专户辅导,根据不同企业情况跟踪响应;另一方面,最大程度精简出口退税报送资料,分级管理,加快退税办理速度。“税务部门安排了专人对接公司财务,全方位辅导办理退税,在网上提交申请后很快就完成了相关流程。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困境,迅速到账的4000万元出口退税款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上海中集洋山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许卫东说,该公司是临港新片区内的大型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向境外市场出口集装箱产品。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浦东新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靠前服务,落实落细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强劲的税务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上海考察调研、出席重要活动,5次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作出重要指示,交办重大任务,赋予重大使命,希望上海“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
今年6月以来,上海市税务部门深入一线调研,开展“防疫情、稳经济、保安全”大走访 、大排查,倾听各类市场主体心声。一个多月来,已面向400余户企业收集意见建议40余条,解决涉税问题超200个。
近期,上海制定《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其中,“减、免、缓、退”的税费支持政策“组合拳”和优化服务等多项税务类举措尤为亮眼。伴随着税费优惠政策落地,商家更是信心满满,迎来销售回暖。
上海市浦东新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凝心聚力,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制造业发展,将“上海制造”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名片。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浦东新区税务局主动服务浦东发展战略,精准辅导,精细服务,全方位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支持。
留抵退税 增强企业信心
2021年7月1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为浦东新区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制造业是引领区建设的重要一环,今年实施的新的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既退增量又退存量,为浦东新区制造业发展增强了信心。
为将政策落实落细,浦东新区税务局一方面利用短信、微信、AI智能语音服务等多种渠道,为5.75万户次企业发放政策集锦“宅急送”,拨出智能语音提醒电话3.6万次;另一方面推出“一企一员”精准对接机制,确保退税应退尽退,将惠企纾困的“税温度”传递给纳税人缴费人。
临港新片区的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是从事燃气轮机专用设备研发制造的企业,是我国重型燃气轮机重大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承担着国家重型燃气轮机型号、工程验证机研制、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等多项攻坚任务。
“疫情期间税务部门通过远程‘云辅导’,让我们及时快速地享受到了留抵退税优惠政策。自4月到现在,公司共申请4次留抵退税,合计退还税款超过1.66亿元。这连降的‘及时雨’有效缓解了我们的资金压力。”中国重燃公司财务负责人余正春说,该公司目前正在设计、研发试制国内首台燃气轮机样机,已将退税款全部投入到技术研发和设备改造中,争取样机早日试制成功。
位于浦东新区外高桥保税区的金士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也享受到了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红利。“2208万元的退税款非常快就退到了公司账上。”该公司财务总监曾惠怡说,“今年上海疫情反复,生产和销售受到一定影响,公司把退税资金主要用在了稳岗就业上,税收优惠政策在帮助企业度过停工期、复工复产初期和稳定后续生产经营等方面,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加计扣除 促进科技创新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是鼓励企业创新的主要政策之一,为把政策落实落细,浦东新区税务部门组建专家团队,精准对接企业;建立与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等部门的横向联络机制,靠前服务,为区内企业提供研发项目事前技术评价、事中跟踪服务、事后核查比对服务,让企业应享尽享税收红利。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安徽长江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量身定制的一艘江海直达型14000立方米液化天然气(LNG)加注运输船开始建造,这是我国首次设计的液化天然气新船型从设计蓝图转入实船建造,该船预计2024年8月投入运营。
“税收优惠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2021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金额达3.34亿元。”沪东中华公司财务部负责人王军伟表示,“税务部门在政策解读和优惠享受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大帮助,优惠及时到账,为我们提升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加油鼓劲,我们将持续加大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不仅惠及传统制造业,“小巨人”企业也享受到了税费优惠政策的“春风”。上海微创心脉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之一,该公司财务总监李春芳表示:“2021年我们享受加计扣除政策优惠,公司节约税款约3600万元,减税资金有力激发了我们‘小巨人’企业的创新热情。”截至2022年7月,该公司拥有国内外专利196项、13个国内产品注册证和6个自主研发的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
“快稳细实” 提升服务效能
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实施以来,浦东税务部门以“快稳细实”的工作作风不断优化服务举措,建立精诚共治机制,推出“浦税云讲堂”,依托AI智能语音系统精准提醒,为企业提供“管家式”服务,提升服务效能。
坐落于浦东康桥工业园区的昂华(上海)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智能装备制造型企业,为其他重点行业制造业企业提供工业原材料和设备,是制造业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随着订单量的增加,我们增值税十万元版的开票限额已不能满足日常业务需求了,浦东新区税务部门了解到我们的情况后,主动走访调研,帮助我们进行增值税发票升版。目前我们公司的增值税发票开票限额已升至百万元版,大大方便了公司的日常经营,为税务部门的精细服务点个赞!”该公司财务经理孟青表示。
在当前疫情形势和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双重压力下,不少出口企业面临困境,出口退税速度就成了稳住企业的重要一环。为帮助企业发展,浦东新区税务局一方面建立工作小组和应急问题处理机制,实施专人专户辅导,根据不同企业情况跟踪响应;另一方面,最大程度精简出口退税报送资料,分级管理,加快退税办理速度。“税务部门安排了专人对接公司财务,全方位辅导办理退税,在网上提交申请后很快就完成了相关流程。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困境,迅速到账的4000万元出口退税款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上海中集洋山物流装备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许卫东说,该公司是临港新片区内的大型制造企业,主要业务是向境外市场出口集装箱产品。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浦东新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该局将持续靠前服务,落实落细支持制造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提供强劲的税务支撑。